德国留学之重视教育尊师重道
如果一个学生到了高年级以后,遇到问题时,都是自己找老师解决。老师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自己就直接找校长。当然,一般是事先与校长的秘书约定时间,到时校长就会例行公事地接待你,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作风。这种反映问题的程序,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正常的事。
在学校的班级里,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没有班长及团支部书记这种角色的。也不存在互相监督这种制度,每个学生只对自己负责,干好自己的事情,绝对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互相帮助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那种规定下的互相帮助活动对学生是无法想象的。在学生的意识中,是没有“管”和“被管”这个概念的。每个班级里的所谓班干部角色就是代表这个班级的发言人,而且每学期一换。班级发言人的作用主要是收集同学们的想法和建议,再将其传达给老师,属于同学利益的代言人。所以,德国学生在学校里,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所作所为,无论对和错,最终是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只要不触犯法律,不违反校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不会被要求一定要向某某学习,或向某某看齐。对学校的事物,学生有参与和表决的权利。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校刊,每个学生都可以给校刊投稿,畅所欲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成年后的学生,必须对自己付完全责任,学校不再要求家长一定要履行监督义务。如学校有什么事情,也是直接与学生联系,至于家庭对此是否知情,学校不再过问。
德国的这种教育方式,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大的空间发展自己,锻炼自己。不同的阶段,学会对不同问题的处理。虽然这种教育方式对特别缺乏自律的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来说,在这种教育体系下成长的孩子,步入社会后,习惯于独立思考,对前辈对领导不会唯唯诺诺,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比较强。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大多数独立的,能够理性思考,理性行为的公民支持。学校肩负着向社会输送这种理性公民的重任,所以,我们也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尝试改进我们的教育体系,给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独立。
以上是关于德国风情的相关杂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