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的学生决定取消留学计划?2021年,你的决定
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 QS(Quacquarelli Symonds)向全球近 30,000 多名生发起调研并发布调研报告——《疫情影响下生白皮书》,针对2020年新冠疫情对学生、学校的影响。
QS报告结果显示:
「超过半数的学生,留学计划受疫情影响」
QS此次全球调查的范围主要针对来自中国、欧盟、印度和北美的留学生。当被问及留学计划是否受疫情影响时,50%左右的人都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其中中国留学生表示受影响最高,占总数的66%。
值得注意的是:
「彻底取消留学计划的人占极少数」
数据显示,50% 左右的学生表示打算推迟留学计划或更改留学国家,而确定取消留学计划的人数占总人数比例极小,低于10%,其中中国留学生决定放弃留学的仅占 4%。
QS 在调查中增加了一个问题,询问受访者预期将从哪一年开始学习:
「42% 的受访者希望在2020年开始学习,40% 的受访者希望在2021年开始学习。」
通过我们的咨询和申请情况来看,这一数据与现实情况基本符合:取消前往留学的同学几乎没有,反而不少同学将改成自己的留学国家。
疫情之下,大家的德国留学意愿并没有很大的波动,我们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原因分析:
角度1
德国留学的未来发展与认可度稳定且持续上升
提起留学,其实各位同学,特别是家长们首先考虑的是安全问题。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比起排名与未来发展,其实很多人首先会把安全放置在首要考虑因素。特别是此次疫情之下,大家对于安全的问题更加地重视。
无论是国内的小伙伴,还是我们已经在德国的小伙伴,都对此次疫情之下,德国的反应与举措表示认可。比起美国的各种千奇百怪的动作,德国政府和大学的措施显得更加地实在可靠:
针对疫情,德国政府宣布投入1.5亿欧元(约1.66亿美元),建设国内大学医院科研网络,整合医学科研资源应对新冠疫情。由于大学医院比一般科研机构的纯理论研究更接近临床实际,这些医院将统计和共享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数据,这些数据将用于患者治疗和疫苗药物研发。
德国政府与各地德国大学配合,发布应对新冠疫情的学生资金补助以及贷款方案,并且只要是就读于政府认证的大学,不论国籍,年龄都有申请资格。
另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官方数据表明,从2018年开始,中国留学时办美国拒签率持续上升,已经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值。特别是已经拿到的留学生回国续签也会被拒绝,其中,科技专业博士及研究生成为重灾区。
目前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英联邦国家,STEM专业的学生都是拒签的主要针对人群。STEM专业人才,指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 和数学(mathematics)领域求学的中国学生。
就拿美国来说,从2018年6月11日开始,部分中国留学时到大使馆签证后只能获得1年的F1学生签证(此前是5年),而今年,更是直接对于签证进行进一步的限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德国。首先,STEM方向,正是德国高校的优势专业。如机械、车辆、化学、材料、数学等等。其次,德国政府和各联邦州一直在鼓励德国高校接纳更多国际学生。德国教研部长曾表示:“活跃的学术自由和我们对高校的投入起到了作用。德国的科研与高校体系与国际联网且非常开放。”
角度2
德国留学依然得到市场认可与需求
“内卷”这个词已经被大家说到厌烦。但他的内部逻辑有很深刻的道理——你与1000个人竞争和与10000个人竞争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其次,选择大于努力。同等条件下,如何让自己进入到更好的环境其实是选择的结果。举个例子,高考70%的成绩如果运气较好的情况下,对应的是国内的非北上广的211大学,而德国则可以去到精英大学的大部分专业,与诺贝尔奖得主成为校友。宽进严出是德国教育的一个特点,在德国教育的历练下,你的能力提升会让你自己感到惊讶。德国留学生也普遍得到企业的认可——小语种技能在部分市场、商务、贸易类职位上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不少人表示海归留学的薪资待遇逐年降低,但是,他们其实只截取了非常片面的数据。而权威数据及面板数据显示,留学学生的薪资及增长空间更加的广阔——海归工作一年后,增长的幅度会更高,年薪增长1-2倍。(所以你吃过的的苦,走过的路并不会骗你)
另一个非常利好的、实际的政策——德国是一个友好、找工作友好的国家。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Destatis)最新发出的2019年度人口普查报告。2019年,德国有超过2120万人具有背景,占人口总数的26%,比2018年增长了2.1%。自德国新专业人才法正式生效以来,德国程序可以说是迈出了历史性一步,向有行业经验或职业教育背景的人打开了移民德国的大门。同时德国长期工作签证的申请流程和条件上也进行了简化和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