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出国留学 2023-05-16 11:07www.worldometers.cn出国留学咨询
一、德国教育体系
德国通行的是12年制义务教育,而其分流制度则贯穿了整个教育阶段。
1、初等教育阶段:职普第一次分流
一般为小学四年级毕业时即开始,即面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选择。德国小学包括四个年级,7岁允许入学,即德国学生在10岁左右即面临职普分流的选择。分流决定根据教师推荐、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和家庭及本人意愿来选择。虽然近年数据显示初次职普分流的时点逐渐后移,但小学毕业即确定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仍不低:2016/17学年超过36%。
2、中学第一阶段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文理中学以及综合中学文理班的学生会在之后的学习阶段加强接受学术教育并有资格参考高考,另外两类学校学生的教育规划则着重加强职业教育,不对学术教育做出要求,原则上此类学生亦没有以应届生参加德国高考的资格。但实科中学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少部分学生,仍将有机会通过考试转入文理中学或综合中学文理班继续就读高中阶段、重回学术教育轨道,他们的学习路径将与文理中学学生合流,并在第12或13年级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和高等教育入学资格,参加德国高考并有机会进入大学。
根据德国教育与科研部(bmbf)的数据,2018年全德八年级学生的人数分布为:职业预科占比9%,实科中学占比19%,职业预科和实科混合制中学占比13%,包含了职业预科班、实科中学班和文理班的综合中学占比21%,而完全以学术教育立校的文理中学学生占比仅为38%。这也意味着,接受学术教育,即我国教育体制中相对应的“普通中学”教育的学生占比不到50%。
(1)职业预科:培养手工业、工业、农业以及各种无需高级职业教育的行业劳动者,升学去向主要为职业教育
(2)实科中学:以培养行政人员、销售人员和普通职工为目标,升学去向主要为职业教育
(3)综合中学:两年后确定职业方向,5-6年级是定向年级,此阶段学校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和成绩将学生分成A、B、C班并施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在定向年级结束后选择学术或职业教育其中一类继续学习。
(4)文理中学:学生主要接受学术教育,学生毕业后将就读文理高中,最终多数以综合大学为主要升学方向。
3、中学第二阶段:职业教育核心阶段,双元制为主导模式
所谓的“双元制教育”,即同时开展偏重理论的职业教育和偏重实操的职业培训。在培训期间,学生不仅需要在职业学校里完成职业教育,还要作为学徒在企业中完成相应的职业培训。企业会根据未成年人劳动法向学生支付相应的劳动报酬,并给予适当的年假。
(1)文理高中:主要接受来自文理中学和综合学校选择学术方向的学生,包括11到13年级,是普通教育模式。文理高中学生有资格参加德国高考(Abitur),并获得申请综合大学的资格。
(2)职业高中:将来参加德国职业高考(Fach Abitur)申请专科大学等
(3)职业教育:继续升学选择进入职业学院,但实际以直接就业居多
双元制:两年到三年半,理论教学(每周一到两天)+企业实践(每周三到四天)
全日制:只接受学校培训的授课模式
过渡系统:通常包括普通中学学生提供继续深造可能,通过过渡系统的学生未来大部分进入双元制学习。
4、高等教育阶段
即使是接受了学术教育的文理中学学生,在高中升入大学阶段也可以再次选择是进入以研究为主要目的的综合类大学,还是以职业发展为主要目的应用技术类大学,甚至还可以跳过大学阶段直接进入职业教育。
(1)综合大学,学制4-6年,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是研究型人才,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
(2)专科大学,学制3-4年,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偏重应用。
(3)职业学院,学制3年,培养应用型的高级技能人才
正如德国中学阶段分流过程中仍存在着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流通的管道一样,综合类大学与应用技术类大学的区分同样并不僵化。
应用技术类大学完成本科学习的毕业生们在成绩和条件达标的情况下,本科毕业后依然可以申请前往综合类大学就读硕士。而对于参加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想直接在企业留用,而是进一步接受教育培训的话,则在参加了相应的考试以后,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乃至专科院校,甚至是应用技术类大学进行深造。即便是对于未能通过考试的职业学校学生,在积累了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也以后,依然有机会直接向大学提出入学申请并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
二、德国教育特点
1、德国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分流早,但教育体系设置并不僵化,达到一定条件课更换发展路径。
德国通行的是12年制义务教育,而其分流制度则贯穿了整个教育阶段。德国教育体系下第一次职普分流在小学四年级毕业时即开始,虽然近年数据显示初次职普分流的时点逐渐后移,但小学毕业即确定选择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仍不低:2016/17学年超过36%。
对于参加职业学校的学生,如果不想直接在企业留用,而是进一步接受教育培训的话,则在参加了相应的考试以后,也可以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乃至专科院校,甚至是应用技术类大学进行深造。即便是对于未能通过考试的职业学校学生,在积累了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也以后,依然有机会直接向大学提出入学申请并有机会踏入大学校园。
2、劳动力市场职业导向,重视职业资格认证,同时社会总体薪资差异不大,对职业教育认可度高。
2005年以来,德国双元制在校生人数在“职业教育”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45%-51%之间,保持稳定,而参加过渡系统课程学习的学生未来也可能会进入到双元制系统中,二者合计占比接近80%。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15岁以上人群中接受过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占比达到47.5%。
3、以自身发展需求为导向,企业主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以企业为主。
德国企业参与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热情,为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提供了保障。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主要由企业承担。德国学生参加职业教育不需要交纳学费,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承担了约2/3甚至更多的经费。参与职业培训的企业通常可以享有政府在税收、补贴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企业的职教费用可计入生产成本。
澎湃新闻《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何那么发达》一文中提到,德国联邦职业教育部门在2012年曾经对3,000多家企业做过一个大型调查并得出结论:平均每个学徒一年培训费用是17,900欧元,其中学徒工资占很大一部分;同时学徒劳动也会有12,500欧元的产出。因此企业培训一个学徒每年净投入约5,400欧元。提高实践力,培养认同感,降低离职率是企业愿意进行职业教育投入的重要原因。
2016年参加双元制职业教育并最终留在实习公司的学生比例为68%,是2000年以来最高的就业转化率。其中,微型、小型、中型、大型公司的就业转化率分别为60%、65%、69%、78%。
4、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德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发达的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德国的青年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