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头”企业,助青年人才展翼飞翔 ——校企
6月,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启“加速跑”。猎聘近期发布的《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应届生应聘首选的企业类型以央企/国企为主,占比42.32%。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当下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中,高校与“国字头”企业正在探索多样化协同方式,携手培养与输送人才。
发力访企拓岗
“我对无人机领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很早就立志进入该领域工作。”已经入职两月有余的孙德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2022届毕业生。今年年初,他硕士毕业后如愿加入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控工程师。
专业对口,理想领航,兴趣牵引,孙德鑫求职时目标明确。加上学校为国防事业作贡献的氛围浓厚,因此,作出去西部就业的选择几乎是自然而然的。
“南航人历来有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和志在长空的蓝色梦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王霄介绍,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南航优先、重点、持续为国防现代化建设输送高素质人才,大批优秀毕业生走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
每年9月,南航的“国防单位招聘月”都会邀请行业重点单位进校,举办国防专场招聘会。此外,全校300多名师生组成10多支队伍,每年奔赴全国18个省区市的百余家国防单位、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深度走访,开展“国防企业面对面”活动,巩固拓展航空工业、中国航发、中国商飞、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船舶、兵器、核工业和民航系统等“三航”主体就业市场。
读书期间,南航2022届能源与动力学院博士毕业生陈西辉就在导师的带领下,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南京机电、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1所开展合作,深刻感受到了军工企业踏实、务实的文化。他的志向笃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国防军工建设添砖加瓦。”先后投递出的15份简历中,他的意向单位全部是航空航天领域国防企业,并最终选择了中国航天科工南京晨光集团。
数据显示,今年南航近3000名研究生毕业生中,有60%奔赴航空航天民航等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干事创业,90%以上奔赴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就业。
前置培养环节
校企携手促就业不仅是毕业季的“重头戏”,更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及早实施,为人才培养引入产业需求和企业资源。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和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衢州“两院”)正在做一项突破性尝试。
“3年多来,我们围绕衢州市化工、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设立‘高端化学品先进制造’卓越培养项目,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地方引育人才。”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院长、衢州研究院院长任其龙介绍。
2020年,浙江省属制造型国有企业巨化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平台,既为高校学子提供到企业参观、实习、仿真操作等实践机会,也为衢州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今年3月,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的首批26名硕士毕业生,有7人继续攻读博士,16人进入中石化等化工和新材料相关企业工作,4人留在衢州当地工作。
“实际上,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在建立一个共生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共同体’。”在衢州市委常委,巨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黎旸看来,“这种联合培养机制作用发挥得好,不但有助于打通企业和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更有利于实现企业对研究生培养的前端介入,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除传统工科外,金融等人文社科专业也积极通过校企协同方式,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合作。2017年5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中粮期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人才培养基地,从专业建设、实验实践学分课程、科研课题、研究人员互聘、人才需求互助等方面开展校企协同。
“既提升了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未来的职业道路积累了经验。”参加了中粮期货开展的为期2个月的原油期货实训营之后,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罗丽思完成了毕业论文《“保险+期货”产品设计、定价和风险管理研究——以天然橡胶为例》,并获得全国优秀金融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后,罗丽思顺利担任了期货风险管理公司的场外衍生品新手产品经理,帮助实体企业规避和转移风险。
“在中粮期货等单位获得的实践历练,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服务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很受学生欢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春蕾说。
铺设就业“直通路”
“能在研究生阶段接触实际项目,相当于比别人早两年进入工作角色,因而更清楚工作的目标、任务、内容。”回忆起在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参与焦化废水生化处理项目的经历,硕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孙斌,仍觉收获颇多。
尽管他最初“以学生身份进入一个全新的环境,摸不着头脑,很忐忑,有点慌张”,但此后1年多的实践经历,为他的求职路奠定了良好基础。“春节前就拿到五六个offer(录用通知),大多都是央企国企。”顺利入职国家能源集团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孙斌透露,他还帮不少同学推荐了工作。
孙斌的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姚宏认为:“理论研究、实验室工作与企业生产实际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学生在校期间如果没有经过生产一线的实战,仅仅学会书本上的公式、模型,做做理论研究,很难快速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产教协同培养机会,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与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检集团”)合作建立了“智慧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不仅为学生打好理论知识基础提供平台,也铺设了一条从学校到企业的就业“直通路”。
“团队的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会有一部分留在国检集团工作,继续研究之前的课题,相当于给我们直接输送了人才。”国检集团总经理助理、科技发展部部长邱岩介绍,“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做的课题跟国检的需求有一定重合。如果这个学生有能力,集团就会把他留下。这相当于我们已经观察了一年多时间,也节约了员工入职后的培养成本。”
(记者 杨飒 柴如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