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转移产业兴 科技助力活力足(走进县城看发

新闻热点 2022-07-26 08:47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湖北省枣阳市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总装成品车间里,机器轰鸣,切割金属的声音嗞嗞作响。“最近工厂开足马力生产。”车间班长卢红兰告诉记者,“从早上8点上班,到现在没停过。”

  卢红兰1980年出生,在外打工多年,5年前和丈夫回到枣阳。“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都需要照顾。家乡这些年企业多了,就业机会也多了,待遇不比在外面差。现在我俩工资加起来每月1万多呢,我很满意。”

  和许多中部县城一样,过去枣阳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近年来,枣阳坚持“实体筑基、产业兴城”,像卢红兰这样返乡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城市活力越来越足。

  “我们狠抓食品加工、纺织服装、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行业产值均达到百亿元,成为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我们抓住沿海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招商引资,聚集了一批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枣阳市委书记孟艳清介绍。

  2021年枣阳市实现工业总产值972.39亿元,同比增长28.15%。今年1至5月,枣阳招商项目总投资达686.05亿元,同比增长216%,发展势头强劲。

  今年3月,深圳振烨国际集团在枣阳投资100亿元,生产高性能电子信息铜材料。“枣阳招商团队专业的素养和周到的服务,让我对项目前景充满信心。”振烨集团董事局副主席周勇说。振烨集团看中的不仅是枣阳的汽车、制冷等工业基础,还有良好的营商环境。5月底,枣阳振烨铜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今年年底部分厂房将建成投产。

  “我们把生产基地设在枣阳,相比于沿海地区,不仅可降低劳动力成本,而且物流四通八达,十分方便。”2007年在枣阳创立的米朗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设计、研发、生产传感器,去年产值达9000万元,副总经理毕继爽说,现在公司很多研发项目也放在了枣阳,制作传感器的核心导电材料碳浆此前主要依赖进口,通过枣阳市政府牵线搭桥,公司与湖北文理学院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预计今年就可以实现国产化。

  枣阳构建“政产学研”创新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助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发展。2021年,枣阳全市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达38.2%,新增科技创新平台10个,专利授权1054件,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达22家。

  科技助力,推动枣阳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不断升级。枣阳是湖北的小麦主产区,粮食产量一直位居湖北前三。枣阳的小麦一般在5月下旬开镰收割,这也是南方多雨的季节。“我们一方面改进小麦品种,控制小麦早熟或者晚熟,避开不利天气;另一方面改进小麦储存技术。”湖北三杰粮油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永久介绍,他们研究出了“两段式烘干”技术,先利用高大平仓两段式高水分粮烘干设备,把农作物的含水量从20多个点急速降到17个点左右,作物入仓后,再利用导热油烘干机将作物烘干到保障粮食储藏安全的水分范围内。

  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枣阳市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市在发展100多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基础上,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40万亩,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20万吨以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