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新宁夏 奋进新征程——“2022中国有约”国际
中国日报网7月1日电 宁夏地处祖国西北内陆,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宁夏红色文化厚重,自然风光秀美,是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宁夏物产丰饶,是著名的“枸杞之乡”、“滩羊之乡”、“马铃薯之乡”、“葡萄酒之都”。
6月25日,“2022中国有约 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塞上江南、美丽宁夏。在为期5天的采访行程中,中外媒体记者、外国网红先后探访了宁夏多地,通过国际化的视角,呈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发展成就。
6月25日,“2022中国有约”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在宁夏银川启动。
荒地变绿洲,奋力开辟致富路
夏日的贺兰山上绿草茵茵,山下花海翻腾。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荒滩戈壁,砂石废坑?
曾经的矿坑变“绿洲”。
贺兰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被当地民众喻为“父亲山”。因矿产资源丰富,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无序开采使贺兰山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大大小小的砂石厂和采矿场有如一道道伤疤横亘山间,满目疮痍。
自2016年起,银川市全面开展贺兰山生态环境整治修复,从建设森林公园入手,4000亩、1万亩、3万亩……把贺兰山脚下的荒滩戈壁建设成生态园、旱生植物园、潮湖生态园等绵延数十里的绿化植物带。如今贺兰山脚下花草林绿地覆盖率已达到60%,逐步显现勃勃生机。
叙利亚籍短视频博主Zein正在进行拍摄。
“中国人非常厉害,这是0到100的转变,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来自叙利亚的短视频博主Zein惊讶地说。
宁夏中卫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势海拔高、降水量稀少、日照充足。近年以来,中卫市不断探索在沙漠地区发展光伏产业,已初步形成了“光伏+制造+观光旅游”的上下游产业。走进中卫市沙漠光伏产业园,成千上万块蓝色光伏板,整齐的排列在黄沙之中,宛如在沙漠上覆盖了一片蓝色的海洋。
防风固沙专家为“中国有约”采访团讲解。
“我们的光伏制造区占地6.5万亩,已建成年产3.1GW单晶硅、7200吨多晶硅的光伏制造产业,实现产值18.2亿元;观光旅游区规划占地2000亩,实现新能源与旅游产业的有机结合,形成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中卫市发改委四级调研员黄占荣介绍说。
“这看起来太科幻了!我想把光伏技术搬到埃及,搬到北非。这对于我们那的气候来说,最适合不过!”记者团随行的埃及籍记者王慕林说,“它不仅可以产电,还可以利用起来搞旅游产业,这个模式很特别。”
如今“拔地而起”的光伏板上可以发电,板下可以种植作物,板间还能养殖,一片土地得到三重利用。光伏发的电,实现沙漠地区太阳能资源高效利用和沙漠变绿洲的双重收益。
炎炎夏日,位于宁夏固原市境内的六盘山却是“凉”辰美景,绿水青山,别有一番洞天。6月28日,采访团一行走进六盘山,感受到了“春去秋来无盛夏”般的惬意幽静,也感受到“万物生长”的勃勃生机。
六盘山美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固原市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优先战略,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呵护黄河健康安澜为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实现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协同推进降碳、节水、减污、扩绿、增长,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
六盘山呈现出生态有效恢复,绿色发展不断强化态势。森林面积增加475.9万亩,覆盖率从过去的20%增加到现在的64.5%。
“这都是六盘儿女跟党走,听党的话,一代接着一代干,艰苦奋斗的结果。”说起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六盘山林业管理局局长王双贵十分动容。
意大利籍短视频博主罗密欧在六盘山森林公园拍摄视频。
“(六盘山森林公园)空气好,水冰冰的,我很想去喝。”来自意大利的短视频博主罗密欧表达了他的真实感受。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近年来,宁夏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壮丽篇章。
变“果”成“金”,共同唱响新生活
位于北纬37度至39度的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也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种植区和酒庄酒产区。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条件,这里出产的葡萄,味道 “甘润平衡”。到了葡萄收获的季节,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亮如珍珠、艳过玛瑙、绿似翡翠、红若宝石。
“中国有约”采访团在葡萄种植区进行采访。
“我们现在种植了2000亩的酿酒葡萄,每年可以产出300吨的葡萄酒,产量能达到40万瓶”,宁夏志辉源石酒庄总经理袁园说。她的父辈从1986年就在贺兰山的砂石地里种树,一代代的不断尝试、努力,终于把荒地变成“绿洲”。
葡萄酿成了美酒也酿出美好生活。目前,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55万亩,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品牌价值近300亿元。每年为生态移民提供12万个就业岗位,工资性收入近9亿元,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葡萄酒产业已成为宁夏扩大开放、调整结构、转型发展、促农增收的重要产业”袁园说。
“如果我今后要买葡萄酒,我就会问有没有宁夏的葡萄酒,因为我觉得特别好喝。”Zein在接受中方媒体采访时说。
6月26日,采访团走进“中国枸杞之乡”——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作为中宁县的优势特色产业,农民人均来自枸杞产业的可支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综合产值120亿元,“中宁枸杞”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90.32亿元。
红彤彤的枸杞鲜果
“庄园依托规模化、产业化、特色化的基地优势,带动了当地的群众就业。现在庄园每年稳定就业的周边群众有300多人,季节性务工人员2000多人。”玺赞庄园枸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介绍说。
“以前我们吃饭都成困难,现在有吃有穿,50多天的采摘季下来能挣到8000多块钱,心里满足的很!”,60岁的采摘工人魏小萍,额头上沁出汗珠,脸上难掩满满“幸福感”。
俄罗斯籍博主环环正在拍摄视频。
“第一次尝了一下新鲜的枸杞,果肉特别的饱满,颜色非常的鲜亮,咬一下,枸杞的汁都‘爆出来’了,太好吃了!”俄罗斯籍短视频博主环环说。
位于六盘山东麓的姚磨村气温偏低,种庄稼的收成也偏低,20年前,这里的乡亲们一直在温饱线上徘徊。近年来,姚磨村按下了冷凉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也让宁夏冷凉蔬菜美名远播。
“中国有约”采访团成员在姚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进行采访。
从姚磨村种出的蔬菜,质地脆嫩、纤维少,以辣椒、西芹、菜心、西兰花、娃娃菜、蒜苗、洋葱、胡萝卜等为主导的高品质蔬菜经过精加工,被销往“珠三角”、“长三角”等全国市场。“现在姚磨村的冷凉蔬菜外销率达到70%。” 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说。
现在的姚磨村,出名的不仅是蔬菜,还有优美的田园风光,这两年姚磨村做起了休闲观光农业,每到节假日都会吸引不少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
参观完种植基地后,罗密欧说,种植冷凉蔬菜有助于帮助本地人,不仅给了他们工作和收入,也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我们在大城市的人可能不太了解这个,会觉得他们在农村过得怎么样呢?我跟你们讲,比我们过得幸福多了。” 罗密欧感叹道。
“现在我们的种植区农民人均蔬菜产业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农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姚选说。
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冷凉蔬菜产业真正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据悉,今年的“中国有约”聚焦于“数字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邀请外国媒体驻华记者、在华外籍网络名人与中国网络媒体记者一起,以“边走访、边研讨、边报道”的形式,分三条线路,对中国在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度探访和报道,实地感受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2022中国有约”一行,见证了宁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绚丽图景以及社会建设的斐然成果,并向世人充分展示了一幅独具魅力、充满活力、富有创造力的“宁夏画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今日的美丽新宁夏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