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博士”论文致谢刷屏 网友:奋斗者的样子

新闻热点 2022-07-26 08:47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张稳 见习记者 汪雪然 报道

  “我从2005年18岁离开故乡,负笈远游,至今35岁博士毕业,整整17年时间过去。期间参加过7次研究生考试、3次博士论文答辩,最终完成了草学学士、法律硕士、经济学博士等阶段的学习。也曾因学业一度中断,在基层担任第一书记、在多家农业企业打工……”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赵安在毕业论文致谢的开篇如是写到。“回首望过去,可怜无数山……曲折废弛难以尽述。”曲折的经历、永不放弃的坚持,让这篇四千余字的致谢迅速在网络刷屏。网友纷纷表示,在他身上看到了“奋斗者的样子”“卑微到尘埃也要开出花朵”。

2022年6月,赵安博士毕业

  “不惧千山万重,不负岁月峥嵘,这是所有追梦人的满腔赤诚”

  “我知道,这不只是我,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样子。我们都在奔跑的路上、都有不凡的经历、都很了不起。我们不惧千山万重,不负岁月峥嵘,这是所有追梦人的满腔赤诚。”赵安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他对这篇致谢的意外走红也是惊讶不已。

  赵安说,在写作的过程中,他回顾过去很多年的很多事情,也曾嚎啕大哭好几次,边哭边写,认真打磨几次才最终成稿。“一开始发在我的公众号上,只有不到1000个粉丝。没想到一两天之后,点击量就超过了五六万人。”如今,这篇致谢的阅读量,早就超过了10万。

  记者注意到,赵安在致谢里用了很大的篇幅提到了18岁之前的生活。

  “1987年,我出生在甘肃老家半山腰的一个窑洞里……没有通电、没有水源、没有取暖设备,前往中心乡镇的卫生所,要套着牛车走大半天的山路……老爷爷和老奶奶,点着煤油灯,在漆黑的窑洞里,颤颤巍巍的抚慰着,这个嗷嗷待哺、彻夜啼哭的婴孩……”六岁之前的赵安,一直由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抚养。

  六岁后,赵安搬到了几十里之外的乡镇。当年那个不足百米的乡镇街道,让赵安得以“大开眼界”。他在致谢中说,今天看来,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惊艳”转型,却是他父亲穷尽他的社会资源才达成的。“我在这个小镇里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接受了当地‘最好’的教育。”

  18岁时,赵安告别乡镇,前往兰州上大学。“走在拥挤的大城市,分不清东西,看不懂红绿灯,不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连运用城市语言与他人交流都费劲不已,进到楼宇里因没有见过电梯而找不到上楼的入口。入学之后,更不知同学们所说的百度和QQ究竟为何物。”但是,当赵安第一次站到黄河铁桥上,看到滚滚天河东去,回望无数岁月和山川,依然激荡起少年胸中的无限慷慨。

  三年后,故乡传来父亲病逝的消息。“回望来时路,从村里到乡镇,共有二十多里地,父亲用了一生才走完,给我办了城镇户口,奋力托举我上大学,完成这两件事就耗尽了所有。”十余年后,再提起父亲,赵安仍会止不住奔涌的泪水。

赵安

  “父亲是一个很坚强的人,他在世的时候,我并不认为他有多厉害。随着这些年在社会当中碰了这么多钉子、踩了这么多坑之后,再重新打量他身上的光芒我才发现,其实他突破自身局限所达到的许多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到现在如此挣扎都没有突破过。”赵安说,如今他再重新打量父亲时,才觉得父亲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没有父亲之前所做的努力和对我的支持,我可能现在还在地里种地。父母能给我的虽然非常有限,但足够我在这个年代奔波,足以点亮坎坷旅途中的微光。”

  参加七次研究生考试,其中三年在打工、三年在当村支书

  大学毕业后,考研不第,赵安南下广州,边打工边考研,曾长期居住黑暗的“握手楼”和“胶囊屋”。赵安说,他经历过很多次失败,但从来都没有像那个时候,那样的切肤、蚀骨和无助。

  “刚开始目标太高,跨度太大,造成了很大的挫败感。咱们这种家庭,必须得找个活儿干,一边打工一边继续考。”问及当时报考的院校,赵安没有透露。“住最差的环境,吃最糟糕的饭,一直坚持了三年。”第三年的时候,赵安考上了一所不太理想的院校,同时也考上了甘肃老家基层的事业编。再三权衡之下,赵安选择回到了家乡。“这三年就是一个反复拉锯的过程,到底是继续打工还是回去?那种对自己的无知、对社会的无知,以及对以后的无知,这一切带给人的恐惧,在那么大的城市里,让我感觉到自己那么的渺小。”

  只有24岁且入职只有三个月的赵安,开始担任五里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半年后转任祁川村党支部书记、村合作社理事长,自此开启了一段对他后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基层实践。

  赵安说,当地的乡村干部不仅得不怕农户家里的狗咬,还得能骑摩托车翻山越岭。“我因骑摩托的技术欠佳,只好买了一辆自行车,每天来回20里山路。山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村里没有食堂和商店,早上从镇里出发要带够全天的粮食。”有一次,赵安将自行车寄存在山下的农户家,因为走的太远,脚力不济,没能在天黑前赶下山,一路靠捡山上的酸枣充饥,按照山羊的粪便和足迹来辨明路径,最终才摸下山来。

  真正的困难并不止于这些表象,但是,三年任期里,赵安白天到村开展工作,晚上查阅文献资料,工作之余共写下50多万字的工作日记。同时,读书这件事赵安也并没有停下来。他开始紧靠工作岗位,按照工作需要有目的性地坚持学习。

  “后来我又考了两次经济学,第四次考得比较好。那时候是入职第一年,心态也比较轻松。但是因为工作原因,县乡两级党委反复酝酿,恰好把我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在那种情况下,真的是不能撂挑子走人。”

赵安在基层工作

  赵安说,没有去读研,当时的他确实略有遗憾。“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三年村支书带给我的知识和锻炼,丝毫不逊于我在硕士三年中取得的智慧。”

  赵安告诉记者,如果要把三年村支书、三年广州打工经历、三年硕士、四年博士这些经历按含金量排序,那三年村支书的岗位一定是排在第一位的。“那每一个精疲力尽的夜晚,都是烙印在少年心中的不朽痕迹。”赵安这样描述自己的三年基层工作经历。

  谈及三年基层工作的意义,赵安说,之前他所学的知识都是来自于书本,而他去担任村支书,是他作为他自己的第一次公开亮相,也是他走出书本来接受的成人礼。“这三年之后,我真的成人了,我懂了基层社会以及群众实践工作,看问题的角度和今天在校的硕士、博士是有很大差异的。”记者了解到,基层工作期间,赵安还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

  “我这17年,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三年任期结束之后,赵安考入兰州大学法学院,读全日制法律专业硕士。问及为何会改变专业,赵安说,缘于工作岗位对法律知识的迫切需要。“基层实践工作当中,法律的应用非常广泛,土地法、合同法、婚姻法、侵权责任法等等,这些都是在工作当中的迫切需求。”

  谈及七次考研的经历,赵安说,学历只是经历的一部分,并不必然代表什么。任何层面上的探索都是难能可贵的,即便有些经历被视为失败、无用,但也绝不意味着这些唐吉诃德式的挣扎过程就不重要、没有意义。恰是因为岁月打磨和风雨雕琢,才能活出人生该有的样子。“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

  赵安说,并不是他非得要去追求学历,学历只是他探索之后的副产品。与其说是“7次考研”,不如说是“7年求索”,以考试论7次有些长,以求索论7年则太短。赵安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多关注“求学”的过程,而不只是“求取学历”的过程,树立正确的“学历观”。

  “如果我们没有在极短的时间内进入大的平台,获得耀眼的成就,也没有关系。不管命运把我们安排到哪一个角落上,我们都要努力发出光和热。哪怕是,以最褴褛的衣衫,以最卑微的梦想,这些探索过程对我们生命都是意义非凡的,没有白走的路。”赵安说,这些话他想送给年龄更小的学弟学妹们。

2022年6月,赵安博士毕业

  2018年,赵安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攻读全日制管理学博士。虽然过程略有曲折,经历了三次博士论文答辩,但仍然在博士四年级时圆满完成论文答辩,成功取得了博士学位。

  致谢最后,赵安提到,最幸运的事情不是读了博士,而是认识妻子。“我这段姻缘开始于基层,我妻子是一个非常宽容谦让的人,这么多年以来对我性格的改变润物无声,对我学业的支持绵绵用力。我没有能力给她一场华丽的婚礼,但我一定努力给她一个精彩的人生。”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谁说污泥满身的不算英雄。”赵安说,要感谢自己,17年时间里,在如此贫瘠的土壤、匮乏的禀赋中,好似大漠孤烟、苦海片舟,无论被命运安排在什么样的角落里,都倾尽所能地发出光和热。“那种顽强拼搏、永不服输,不轻易向命运低头的奋斗精神,值得我用一生时光来珍藏和回味。”

  赵安说,他这17年,绝对不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从世俗意义上讲,咱确实走得很拧巴、很难受,远远算不上成功。只是好在不管被安排在哪一个角落里,我都没有放弃这种探索的精神,这可能也是广大网友们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他们在文章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每一个不放弃的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时代洪流裹挟着向前,即便到了今天,我们知道我们的人生会是怎样吗?即便曾经努力规划过,但依然把生活过了个一塌糊涂。”赵安说,无论是兰州兴隆山下,还是广州上下九、北京中关村,没有一个地方能像老家半山上的那穴窑洞,令他魂牵梦萦。无数次梦里,跋涉无限远,回到这里,见到慈祥的爷爷、奶奶,年轻的父亲,还有满院子的花正妍、莺在飞、风无语……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