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七年答卷:“史上最严”环境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洞庭湖1.8万米超级矮围13天拆除、秦岭上千栋违建别墅被彻底整治、甘肃祁连山生态严重破坏掀起“史上最严”问责风暴......七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查处多起重大典型案件,啃掉一个又一个破坏生态环境的“硬骨头”,也向全社会交出一份成绩斐然的绿色答卷。
2015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正式建立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从2015年12月起,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第一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到2018年,完成第一轮督察全覆盖,并分两批对20个省级行政区开展“回头看”。
2019年6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施行。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进一步强化了督察权威。2019年7月,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督察就是奔着问题去、奔着责任去,紧紧盯住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问题”,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说,督察着力啃“硬骨头”、消除“老大难”,解决了一大批长期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云南九大高原湖泊是中国唯一不冰冻的湖区,被称为镶嵌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颗璀璨明珠。2016年11月,督察组向云南省反馈督察情况指出,星云湖、杞麓湖、异龙湖水质仍为劣Ⅴ类,个别指标恶化趋势明显。滇池、阳宗海、程海水质有所改善,但仍未达到规划目标要求。抚仙湖、泸沽湖、洱海,部分近岸水域水质不容乐观。
云南以革命性举措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根据2021年监测数据综合评价,抚仙湖、泸沽湖水质保持Ⅰ类,洱海由Ⅲ类提升到Ⅱ类,阳宗海保持Ⅲ类,滇池草海由Ⅳ类提升到Ⅲ类。
2017年4月,督察组指出,祁连山等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问题严重。大规模无序采探矿活动,造成祁连山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塌陷等问题突出。祁连山区域黑河、石羊河、疏勒河等流域水电开发强度较大,该区域现有水电站150余座,其中42座位于保护区内,带来的水生态碎片化问题较为突出。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由此经历了近半个世纪来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包括甘肃省副省级干部在内的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问责风暴带来了祁连山的绿色变革,如今祁连山山变绿了,水变清了,昔日遭到破坏的山峦又重现盎然生机。
“督察有力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翟青说,不少地方领导都讲“督察是猛击一掌”。各省份普遍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督察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重大发展问题,推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第一轮督察和“回头看”整改方案中明确的3294项整改任务,总体完成率达到95%。第二轮前三批整改方案明确的1227项整改任务,半数已经完成。第四、五、六批督察整改正在积极有序推进。督察受理转办的民众生态环境信访举报28.7万件,到目前为止完成整改28.5万件。
历时三年,到今年6月,第二轮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任务圆满完成。翟青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和国家重大的体制创新和重大的改革举措。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始终坚持严的基调,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推动督察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