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种草,真挖坑?测评无诚信还有何资格为别人

新闻热点 2022-07-26 08:48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选购儿童玩具,下单了博主“强烈种草款”,拆开后却发现质量低劣、气味刺鼻;同一款护肤品,这家机构测评称“起效成分含量足”,在另一家却上了“黑榜”……最近,媒体曝光了多起测评“翻车事件”,评论区里不少网友也纷纷吐槽起自己的“踩坑”经历。

  面对海量产品和如云店家,专业平台或博主测试产品质量、性能,或体验店家环境、服务,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给出参考建议,本是帮助大家快速选择、“排雷”省钱的好事。问题是,如今测评行业越做越大,良莠不齐、真假掺杂。有的平台声称“良心推荐”,实为拿钱推广;有的博主标榜“自用自留”,实为自卖自夸;更有甚者搞起了“黑公关”,碰瓷对手隔空互撕……假种草,真挖坑,种种操作让消费者频吃哑巴亏,更严重扰乱市场环境。

  测评行业为何这么乱?主要原因还是行业规则不明、监管约束太弱。一方面,准入门槛过低。无论是大公司,还是“个体户”,只要注册账号都能自称测评人。什么品类都能掺和,好坏全凭一张嘴,至于是否专业、有无资质都是未知数。很多机构虽然靠“客观公正”起家,但尝到流量甜头后大都走上了带货变现之路。另一方面,追责难度很大。某些社交平台上充斥着披着测评外衣的广告,且没有任何标识。消费者上了当后再维权,博主一句“仁者见仁”“没让你买”就能脱责,且还有大批水军帮着洗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身为测评机构却给出掺假结论,已经涉嫌不正当竞争;如果本身就是广告,那么未告知消费者乃至虚假宣传也属违法行为。对此,有关部门亟须建立行业准入机制,提高市场门槛,将带货与测评明明白白分清楚。在此基础上,要完善举报渠道,增加违法成本,让打击侵权行为有所抓手。而就平台来说,在利益与流量深度捆绑下,面对假测评关键看想不想管。坚决对那些热度大的内容加强审核,一旦发现问题予以提示警告或减少引流,才能从根子上纠偏。

  诚信是行业之本,会直接影响他人判断的测评行业更是如此。无论平台还是博主,先把自己的口碑做上去,才有资格为别人背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