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我国产业工人队伍蓬勃发展 新时代产
不久前,全国总工会举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介绍五年来的主要成效和下一步打算。自从五年前的春天,《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实施以来,我国的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扎实推进,在生产一线、工厂车间忙碌的产业工人迎来了职业发展的春天。改革致力于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产业工人的成长环境和上升路径不断优化,众多产业工人进入了成长成才的“快车道”。
早上八点半,大庆油田的钻井工人葛依凡就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这次的钻井任务是一口5000多米深的平行井,难度很大。葛依凡掌控的操作杆连接着地下几千米深的钻头,操作是否精准,直接关系到钻井的成败。
葛依凡是一名中级技工,也是钻井队里操控机械设备的高手。不过,要成为这样一名高手,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2016年,葛依凡从技术学校毕业,进入大庆油田钻井队,成为数十万名石油产业工人的一员。
虽然在技术学校中也学了一些专业知识,但是来到生产一线,葛依凡发现自己的知识积累还远远不够。
葛依凡遇到的困难也是大庆集团许多一线工人的困境。像各生产行业一样,近年来,我国石油生产也在飞速向现代化发展,对一线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产业工人的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亟待提升,这也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普遍存在的情况。
截至2017年,我国产业工人有2亿左右,其中具有技术等级的只有三成。而这其中,初级工、中级工占比73%,高级工非常缺乏。
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说:“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十分严重,对于制造强国战略,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一个重要的人才瓶颈。所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不仅仅是一项经济领域的改革,同时也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
为提高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加快推动现代化建设,我国着手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2017年4月,《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正式发布。《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围绕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为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王晓峰说:“这个方案包括了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组织设施,要通过改革来建立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产业工人队伍。”
作为改革试点,大庆油田根据自身需求,开始着手打造一个完整的提高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成长体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成长阶段的产业工人,企业都为其配备了相应的培训课程。有的是必修课,需要完成并通过考核,以达到岗位要求的技能水平。有的则是给想更多提升自己的工人配备选修课,比如技能骨干培训、创新方法学习、各种资格考试培训等。
葛依凡感受到了学习给自己带来的快速成长,因此他不断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考取了井控证、起重指挥证和司钻证等资格证书。因为表现优秀,葛依凡被聘为钻井队的班组长。
现在在大庆油田,一个从初级工到技能大师共9级的技能等级评定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只要工人自己想努力、爱学习,那么成长的通道便一路畅通。
要打造一支符合现代化生产要求的工人队伍,一方面要对一线工人加强培训、提升素质,另一方面,则要适应产业新发展,吸纳更多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加入产业工人队伍中来。
随着工业生产的科技化、智能化发展,高技能人才已经成为产业工人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多引进这类高端人才,有利于加快工业生产中的研发、设计等核心工作的进步,推动产业快速发展。这也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环节。对此,大庆油田也在不断探索。
赵宇就是大庆油田引进的高技能人才之一。2015年,赵宇从东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博士毕业,成为大庆油田的一名职工。
赵宇所在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承担着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科研设计工作,这也是石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在大庆油田构建的人才队伍体系中,像赵宇这样的高端人才是重点培养的对象,企业在各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
不过赵宇刚入职时,也遇到了一些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不熟悉一线生产的情况,让他感到有些吃力。
为了让赵宇更好适应工作,研究院为他配备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师傅,带他一起深入到各个生产岗位,从最基础的技术操作、计算分析等工作入手,迅速提升了业务能力。
另外,为了让这些高技能人才始终保持行业领先水平,大庆油田为他们搭建了个性化的培训体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需求,企业为他们精准匹配导师进行指导。
经过几年努力,现在大庆油田的产业工人队伍中,高技能人才已经有九千多人,占技能型员工的8.5%,并且还在快速增长。他们已经成为引领企业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像大庆油田一样,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五年来,在全国不少地方,提升工人技能水平、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工作已经有序展开,并取得初步成效。
进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除了要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和素质,同时也要拓展产业工人的晋升发展通道,让有能力、付出多的工人拥有更多权益和回报,让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在甘肃金川集团,杨秉松正在和团队成员讨论研究项目。金川集团是一家特大型的矿业开采加工企业,有产业工人3万多人,其中一线工人有2万多。多年来,一线工人和公司其他员工之间界限分明,一线工人几乎没有职业上升的空间。
杨秉松1988年从技术学校毕业,成为金川集团冶炼厂的一名仪表工人。虽然学历不高,但杨秉松一直勤奋钻研和自学,逐步成长为国内仪表领域的发明家。20多年间,他开发出有色冶金特种仪器仪表80多种,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但即便如此,杨秉松的发展也受到很大限制。
发明成果转化难、待遇和付出不成正比。在我国,产业工人职业发展的通道狭窄,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
情况随着国家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而有了改变。在改革中,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是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畅通产业工人流动渠道等。
金川集团作为改革试点,则进行了更细化的制度建设,畅通一线工人晋升通道,为优秀的一线工人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崇庆说:“畅通产业工人的职业晋升通道,选拔技术好、解决现场问题能力强的优秀产业工人担任现场主管工程师;第二方面,完善技能评价体系,破除学历、专业、论文等条件限制,打通产业工人向技术工程序列的发展通路,也就是说优秀的产业工人,完全可以发展成长为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序列。”
在政策支持下,杨秉松进入金川镍钴研究设计院工作,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和技术团队。
同时,为鼓励工人进行创新,金川集团与民营企业合作成立公司,加快发明成果的市场转化,并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入股机制。杨秉松的团队以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入股,杨秉松担任公司副董事长和技术总监。
几年来,金川集团先后有5名产业工人成为企业管理人员,43名一线工人被聘为主管或首席工程师,享受专项津贴和其他补助,产业工人的晋升发展体系正在不断完善。
金川集团是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一个缩影。五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有序全面推进,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启动五年来,我国产业工人队伍蓬勃发展。产业工人扎根一线、不弃微末,精进技能、创造价值,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
制片人丨李作诗
主编丨庞小薇
编辑丨李静
摄像丨吕少波
策划丨崔辛雨 余仁山
责编丨刘小萍 陈忠元
剪辑丨张文庆 赵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