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手绘核酸检测图获赞 回应:不敢共用上河图
小伙手绘“核酸检测上河图”获赞
5天勾画300多抗疫人物 受访回应称:不敢共享“上河图”美誉
广东多地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医护人员和志愿者风雨无阻坚守在战疫一线。近日,一90后美术教育从业者用亲身经历以大规模核酸检测为背景,采用《清明上河图》的风格表现手法记录了居民、医护人员、志愿者等忙碌的场景,被网友点赞称“这就是当代上河图,两千年后也是文物了。”
陈志杰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走红在意料之外,不敢与这么高历史地位的《清明上河图》共享“上河图”的美誉。
热点
一幅核酸检测图被赞细节满分
在这幅被称为“核酸检测上河图”的画卷上,身穿防护服的医务人员有的因太疲惫趴在椅子上休息,有的蜷缩在桌子旁;党员志愿者严守一线,维护秩序……
大到西樵山、岭南明珠体育馆、佛山西站等地标,小到戴着口罩排队的居民、全副武装的消毒人员、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警察、新闻记者都跃然纸上,陈志杰将许多现实中的动人场景融入其中,网友纷纷评论称“细节满分”。
此创作因受到广泛关注而登上热搜,陈志杰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28日早上7点,他按照社区通知在佛山禅城区排队做核酸检测,看到医护人员忙碌的场景时,脑海中就萌发出想要用画作进行记录的念头,“当时为了用心感受这个过程,打完针后特地留在现场两个小时去观察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忙碌工作的场景。”
创作
医护人员午休场景入画
陈志杰告诉北青报记者,5月29日他便作了一幅水墨画,但自己却不够满意。之后又从新闻报道中看到慢慢地有更多的区域在进行核酸检测,陈志杰决定重新构思,将其他区域的核酸检测的内容也加进去。
“因为场面很大,小画也放不下,所以就选用了长1.37米宽0.75米的四尺卷仿古熟宣纸来作画。”陈志杰介绍,从6月1日中午开始到6月5日下午,平均每天画7-8小时,共用时5天完成了这幅画作,大概有345个人物,15个景点。
创作时陈志杰的脑海中闪现出很多打动他的画面,并一一将记忆中的核酸检测现场画面记录下来。其中最感动他的便是做核酸检测的医护人员辛苦工作半天后,中午时只能趴在桌子上短暂休息片刻的画面,他说,画卷中的这一细节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不容易。
他坦言,虽然画中没有把每个人物呈现得都非常精美,但是完成这幅作品依然难度不小。“每一处都挺难的。有网友打趣说,我的构图像是到处拼凑的,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一开始我确实不知道该从哪里落笔,构图上也没有做到那么好的考量,毕竟是我第一次尝试这种风格。”
回应
不敢共用“上河图”美誉
谈及走红,陈志杰说这是自己没有预料到的,“我目前在佛山开了一个工作室,平时教小孩子写字画画。自从2015年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美术教育行业,至今也快有六年的时间了。”他解释,在创作完成后,只是发给了在工作室学习画画的孩子们的家长群做一个分享,让小朋友们共同感受一下如何用绘画的形式展现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后来被家长分享的过程中被更多人关注到。
陈志杰强调,“其实我个人不敢称作上河图的,可能是在传播时赋予了一种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概念,我想先纠正一下这个。”
他进一步解释,《清明上河图》是非常具有文化价值的,自己的作品不敢与有这么高历史地位的画作共用“上河图”的美誉。其实作画时也没有特意按照上河图的风格去模仿,“可能是无知者无畏吧,我当时画的时候只是把自己的一个感受记录下来,也没想到会呈现出‘上河图’的结果。这幅画没有严格地按照国画的技法去创作,这应该算是工笔山水画。”
后续
作品将参加有关疫情的双年展
因为在网上受到过多关注,目前还有不少组织机构找到他,陈志杰打算让作品能被更多人看到,关注疫情、共克难关,“我准备接受中国美协举办的有关疫情双年展的邀请,参展后再与博物馆或者美术馆商量,将它捐赠出去进行收藏,自己不会将画作售卖。”
居住在佛山的陈志杰透露,接下来会创作另一幅作品“广州卷”,目前“广州卷”只画了一个角落,他将凭借自己读书时对广州的印象以及新闻报道素材对广州的荔湾、南沙、广州塔等地进行描绘。主题依旧展现核酸检测,此外还将加入一些抗疫新事物,如无人机巡视等到画作中。“画完广州后,这个系列也将被画上一个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