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浙江蚂蚁岛“半边天”:老中青三代女性拼同
中新网舟山6月9日电(记者 项菁)东海之滨,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岛屿——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如同茫茫海面上的“小蚂蚁”。从一穷二白的贫瘠小岛到如今的全国渔区先进典型,中新社记者近日探访蚂蚁岛发现,“逆袭”的背后,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撑起了海岛的“半边天”。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于海岛家庭而言,男人出海、妇女守家本是常态,但在蚂蚁岛上,老中青三代女性赓续发扬“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共同织就起悬水小岛的振兴梦。
妇女们正在编织、修补渔网 项菁 摄
老一辈的积淀:风雨故事激励时代新人
“天蒙蒙亮起来,与潮水抢时间,顶风冒雨干活,披星戴月回家……”在蚂蚁岛的创业广场礼堂内,望着台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74岁的丁荷叶激昂地讲述海岛妇女参与海岛建设的往事。
身板瘦小的阿婆,话语间洋溢着自豪感。半个世纪前,她和岛屿上的姐妹们曾是风华正茂的“巾帼英雄”。
20世纪50年代的蚂蚁岛,仍是一个资源极其匮乏、常年遭受灾害的穷山苦岛。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温饱问题,留守家中的妇女们想方设法改变家乡。
“穷、困、难、险。”这是“40后”丁荷叶对蚂蚁岛最初的印象。
“岛上条件很差,妇女们一起造‘草绳船’‘火囱船’,帮助男人们更好地出海捕鱼。”1954年李雪浓担任了长沙塘村妇女主任、农业队队长,如今这位鲐背之年的阿婆回忆,20世纪70年代该岛提出“苦战三年,围塘造田”号召,由于男人们长期在外捕鱼,300余名妇女接下了修建海塘的重任。
溜泥、拖石、抬石、拖沙,妇女们用最简易的工具开山取石,趁着退潮的时机修筑海塘……短短一年四个月时间,海塘顺利建成。一辈子生活在岛上的李雪浓一直告诉身边的人——“艰苦创业精神不能忘”。
为了发扬老一辈海岛妇女艰苦创业的精神,2018年6月起,李雪浓、丁荷叶等一批时代亲历者组建了讲故事队伍,每天为南来北往的游客讲述自力更生的故事,蚂蚁岛精神也被越来越多的外人熟知。
3年来,讲故事队伍已讲述了3798场次,听众近5万人次。为了让外地学员们听得清、听得懂,年过古稀的丁荷叶苦练普通话,在她看来,“当年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子孙后代最宝贵的财富。”
时至今日,三八海塘仍是蚂蚁岛民众的避风港。夜色中,38盏路灯点亮着海岛陆地与阵阵波涛,提醒着当代人这段历史奇迹。
蚂蚁岛创业广场上,立着诸多雕刻,包括不少赞扬妇女精神的场景 项菁 摄
中年女性的守望:代代接力守好绿水青山
“蚂蚁山,蚂蚁山,蚂蚁原是‘癞头山’。山上是石岩,山下是沙滩。”走进蚂蚁岛,青葱的山林与俨然的民居、涛涛的海水融为一体,难以想象眼前的这幅和谐“画卷”曾是上述民谣所唱的模样。
20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岛屿落后面貌,彼时,蚂蚁岛民众在“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获得者盛再堂的带领下,开始实施封山育林政策。
“我的父亲一件事做了一辈子,那就是种树。”谈及已故的父亲盛再堂,蚂蚁岛护林队原队长盛成芬难掩崇敬之情,“从荒山到山林,十分不易,倾注了父亲的大量心血。父亲曾经说过,大量留守海岛的妇女们也是亲历者。”
受盛再堂一生耕山育林的感召,女儿盛成芬接手父亲的“林业梦”,选择留在岛上护林。
“从我父亲身上学到了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创新的精神。”育树、栽树、护树,几十年如一日,盛成芬像父亲一般,栉风沐雨、精心守护,“女儿身、男儿心。我的初心是想守好父亲和蚂蚁岛人们的‘绿色梦’。”
30多年来,蚂蚁岛的生态硬骨头不断被“啃”下来。如今,蚂蚁岛上森林覆盖率达70%,绿化面积发展到1760亩,庭院绿化的植物品种多达300种,蚂蚁岛成为了一座名副其实的生态绿岛。
在这座小岛上,一批批曾经参与海岛建设的中年女性,在当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路途上,依然在家门口发挥着余热。
在游客服务中心,几位中年阿姨每天在此缝补渔网,既为男人出海修补工具,也为外来游人登岛参观时,提供一个了解蚂蚁岛前世与今生的“重要窗口”。
蚂蚁岛的迎宾大道——蚂蚁大道上,一家名为蚂蚁排挡的“渔家乐”生意红火,其由4个阿姨合伙开办。负责烧菜的“女厨师”邹吉叶曾是三八海塘建设时期开山采石队的一员,“我们的排挡搬迁了3次。相比原来的小地方,现在的排挡房子新、视野好,生意也更好了,还多招了3个本地女服务员。”
如今的三八海塘一影 项菁 摄
“90后”的青春担当:蚂蚁岛精神律动海岛振兴
从老一辈妇女的风雨积淀到中年女性的殷殷守望,蚂蚁岛之变翻天覆地。而今,蚂蚁岛上的年轻人们明白——老一辈创造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在蚂蚁岛码头,每天登岛游客络绎不绝,大多是奔着“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而来。舟山普陀蚂蚁岛红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哲盛介绍,2018年,为充分激活蚂蚁岛上的“红色基因”,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启用,其也是第四批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红帆公司是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的运营单位。从一名小小的办事员到运营公司总经理,这名“90后”的女青年李哲盛早已将蚂蚁岛视为“第二故乡”。她回忆,初到蚂蚁岛工作时,妇女们艰苦奋斗的创业故事深深打动了她。
持着这样的信念,4年来,她常常开着观光电瓶车,通过接待一批批外来游客,将蚂蚁岛的故事说出来、传出去。“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女性,我们更应该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坚定地把蚂蚁岛精神传承下来。”李哲盛说。
而今,小小的蚂蚁岛已形成集参观、讲解、学习、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红色教育培训闭环系统。和李哲盛一样的女性还有很多,她们不畏烈日、不惧严寒,纷纷在各自岗位展现着青春担当。
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根脉”。2021年3月,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在该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上,将蚂蚁岛精神确定为红船精神引领下的浙江“红色根脉”之一,把蚂蚁岛精神列入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方案。
蚂蚁岛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罗燕红谈及,为让蚂蚁岛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多年来,当地不断发挥“红色根脉”优势,以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提升为依托,多措并举推进“美丽小岛”建设。
隐隐青山泛光,滔滔海浪不息。“虾皮之乡”“灯围之乡”“渔区典型”……今天的蚂蚁岛,诸多“金名片”闪闪发亮,其背后,一代又一代的“她”们坚守着蚂蚁岛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共同绘就海岛振兴的新图景。(完)
蚂蚁岛一侧,停靠着小渔船 项菁 摄
【编辑:陈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