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销售2亿元,“小而美”的书店文创如何坚守
新华社客户端上海11月19日电(记者 孙丽萍)为期一周的2021上海·首届书店自有文创节18日落幕,沪上书店“设计原创”的630余种文创新品销售额逾2.2万元。虽然金额不大,但在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会长李爽眼中却绝对是“一抹亮色”。
“一滴水折射一片海洋,书店文创是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缩影。这次文创节的展览规模‘迷你’,但预示了一些方向:上海的文创产业服务,正在从自发到自觉,并逐渐形成行业战略引领。”李爽告诉记者。
鲜为人知,书店文创早就是海派文化的一部分,并非近年来才大行其道的新鲜事物。李爽介绍,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源远流长,早在百多年前,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等老牌出版机构就有自制文具、教具等产业。
“只不过,近年来文化用品被附加了更多情感价值、更重视场景体验。经营文创产品有助于提升实体书店吸引力,丰富阅读场景中产品的广度和主题,增加客户体验感和黏着度,带动人气,提升书店盈利能力。”李爽认为,文创产品对书店多元文化发展有加成“点睛”效应,可以引导读者通过有趣可爱的文创,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对出版行业形成引流、增值、服务效应。
随着“小而美”的沪上首届书店自有文创节落幕,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发布了《上海图书销售行业文创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调研报告》。报告显示,过去一年沪上书店文创销售额累计约2亿元,已成为上海文化创意行业蓬勃生长的一股新鲜力量。
记者获悉,“小而美”的书店文创发展正呈现一些新鲜趋势。提起书店文创,人们往往想到“本子、袋子、杯子”这老三样,但沪上书店文创有不少独具创意。例如,配合红色主题展览开发的巧克力棉花糖,名字叫“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设计灵感来自《共产党宣言》译者陈望道误蘸墨汁吃粽子的真实故事,曾获上海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二等奖;上海人民出版社旗下逗好文创开发的建党百年红色文创,显著带动了《文献中的百年党史》《战上海》等同名图书销售;而大隐书局的武康大楼“网红”雪糕,一个月就销售逾4万元。
正因文创对出版业具有这般“点睛”“引流”效应,首届书店文创节举办期间,上海书店的掌门人们纷纷来到现场切磋交流,影响力不容小觑。
“文创不单单是商业,它的更大意义应该是为阅读服务。我们如何立足于图书,给大众提供和艺术人文、生活美学、环保等不同维度的相关联产品?这是我们行业的使命,文创最终要回到为阅读服务的初心。”李爽认为,应推动方兴未艾的书店文创成为上海书店生活的品质创造者。此次展出的630多种文创产品,将精选其中精品爆款,在上海全市书店进行展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