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水治病”就是养生迷魂汤
堵住伪科学营销渠道
科普和监管都要发力
“酸碱体质论”早就翻车,“碱性水治病”也被证伪,可仍有企业堂而皇之地推销“碱性水”。据央视报道,昆明“石林天外天”天然饮料有限责任公司在官网开设专栏进行“碱性水与健康系列科普”,并以小视频的形式宣称碱性水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还由“患者”现身证明功效。市场上,碱性水品牌不止天外天一家。pH酸碱度8-9、小分子备孕水等宣传概念五花八门,从销量来看,这些有“功效”的碱性水受到不少消费者的欢迎。
碱性水能治病的说法,早已经作为“科学流言”被营养专家和消费者协会揭穿:碱性水不能替代药物,要想补水和解渴,喝白开水就够了;不管喝什么水,都难以改变人体酸碱平衡,弱碱性水有益健康的论调纯属炒作。消费者若是被所谓的“碱性水”养生理论误导,轻则遭受经济损失,重则危害身体。从法律上看,碱性水商品属于食品范畴,企业大肆宣传其有治疗作用,也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广告法》,构成虚假宣传。目前,昆明市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并对涉事产品全面下架。向消费者夸大其词水的“甜头”,定会尝到触犯法律的苦头。
不过,下架产品和惩戒公司,远远不是解决问题的终点。天外天等水企能够成功蒙骗消费者,留下了一道不能回避的思考题:即便碱性水的功效已被全网辟谣,为什么部分消费者仍不明真相,甘愿为营销噱头充当冤大头?一方面说明科普工作的效率还没有跟上流言游走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与一些人的“善意”传播分不开。很多消费者,尤其是老人群体,被所谓的“专家”“权威”等旗号迷惑,不假思索,不看消息来源,误信这些养生谣言,一传十十传百地转发分享。由此可见,加快科普的步伐,丰富健康类常识的传播形式,调动全社会参与科普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公众明辨真伪的科学素养,抵御伪科学流言四处乱窜的攻势,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
伪科学营销对市场秩序危害之广,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对商家炒作打击乏力。经营者挖“伪健康”营销陷阱招摇撞骗,说明食品监管领域仍存空白地带。就拿石林天外天公司来说,又是在官网设专栏,又是在公号发视频,还有“真患者”现身说法,广告词虚张声势;这么大阵仗,难道就从没入过监管部门的“法眼”?类似的营销层出不穷,其他地方也该举一反三,提高对扰乱市场的科学流言围追堵截的意识。
随着媒体的集中曝光,相信在一段时间内,碱性水的神话故事都很难重演了。但其他披着科学和健康外衣的流言和产品呢?要堵上伪科学产品惑众敛财的渠道,既要靠每个人提高印证真伪的意识,也要靠监管部门树立及时严管的意识。辛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