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追捧的后备厢经济不仅是摆地摊
俏皮可爱的布艺招牌,早C(咖啡)晚A(酒)的灵活搭配,让人眼前一亮的文创产品……后备厢一打开,另有乾坤。最近,后备厢经济成为一种新兴业态。不管是在开往城市远郊的公路边,还是城市开放的集市空间,都能看到一些年轻人支开后备厢,摆好二维码,怡然自得地经营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商业小天地。
虽说都是摆摊,但是与传统的流动商贩相比,后备厢经济不管是在经营人群还是服务风格上都有所区别。很多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是想在闲暇时间做一些小生意,作为一份收入补充。“后备厢模式”移动便捷、运营较轻盈的特点,只要遵守相关的规定,刚好能够满足这类群体的需要。这也使得后备厢经济自带青年属性和“潮”的姿态。很多时候,他们不止于追求简单的物美价廉,而是颇具巧思地为商品赋予更多文化感和体验感。于是,在经济收益之外,充满活力的街区文化和社会互动也自然生发出来。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朋友摆摊卖茶的经历。当时,她看到当地正在筹划一个传播乡村美学的周末市集,一直想要来一场商业奇遇的内心便蠢蠢欲动。最终,她决定支个茶摊,就卖源自北宋的擂茶。在她的带动下,全家都行动起来,妈妈请认识的书法家题写茶幡和擂茶介绍,外公主动帮她去打山泉水,她则负责准备各类原材料。他们的小茶摊终于有模有样地办了起来,招待了不少新朋旧友。
在银行工作的她,工作虽然稳定,却也少了些波澜。在她眼里,摆摊不仅是为了经济收益,更是在分享美好的生活方式,体会开放交流的感觉。就像她在朋友圈里写的:“小时向往古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于是借着市集的机会,尝试将‘客厅’摆于乡野里,听风,听鸟鸣,听游人嬉戏;擂茶,观山水,与友人相会。”在这场市集中,有更多人了解了擂茶这种古老的文化,有诗人、网络主播等形形色色的游客与他们交流,父母见识了年轻人的新玩法,连年迈的外公外婆都通过这场活动交到了“忘年交”。
朋友的这一经历,可以成为我们观察年轻人新型摆摊方式的生动样本。一是它实现了经济模式和商品品类的创新升级,提供了更加个性化、时尚化的消费选择。除了别具一格的擂茶茶水摊,不管是名称特别的自制特调咖啡,还是用心设计的蛋糕点心,都为顾客提供了同质化商品之外的新选择。对于有心以此为副业,甚至有创业计划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试错成本低、灵活度高的轻量运营方式更加友好。
二是它脱离了简单纯粹的交易逻辑,更具文化附加值,更有消费体验感。以朋友的茶水摊为例,顾客哪怕什么都不做,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喝着传承千年的古老茶水,看着“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这一赏心悦目的手写诗句,也会有种忘却时间和烦恼的惬意感。
三是它充满人情味,为陌生人创造着彼此熟识、交互的友好场域。与“买后即走”的传统消费方式不同,新型摆摊模式由于创意度高,往往能够吸引不少顾客流连驻足。很多时候,购买商品的行为本身可以成为一种媒介,人们借此进行交谈,了解创意商品背后的故事,分享彼此对茶文化、咖啡文化的理解,甚至能因此成为朋友。
这就是后备厢经济的乐趣所在:它跟经济有关,却又不止于经济。
任冠青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