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运动中快乐成长
体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持续性的,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让体育元素融入成长的更多空间,一方面需要补齐硬件短板,另一方面,儿童体育社团、社区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等“软件”建设也不可忽视。
家里铺一张地垫,草坪寻一块空地,700多个孩子在各自的“赛场”上,对着镜头一板一眼操练起来——这是中国空手道协会日前举办的首届“型”线上公开赛的一幕场景。“让孩子练空手道,为的是强健体魄、磨练意志。”看着儿子何嘉栩勇夺幼儿组冠军,父亲何文勇满脸自豪。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教融合、青少年健康得到许多代表委员的关注。“要真正认识到体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持续性的,需要不断积累。”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篮协主席姚明看来,关心孩子就是关心国家的未来。
体育带来身体和心灵的双重强健
在一些学校,儿童体育教育更多侧重提升运动素质指标,体育课主打“跑跳投”,但这种方式较难激发主动锻炼的兴趣,体育测试反而令有些孩子产生畏难情绪。
能否从“快乐运动”入手,由“田径思维”向“球类思维”转化,吸引学生更广泛、更主动参与运动,在此基础上收获身心的双重强健,这样一种思路值得重视。
百余年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理念,如今得到学校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共鸣。“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体育能教会他们如何面对胜利和失败,培养拼搏到底、永不言弃的精神。”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说,一些青少年成长中出现心理波动,运动是缓解压力、调节情绪的良方。
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罗冬梅认为,当前儿童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尚显不足,比如过多采用竞技训练的方式,或单一注重某一运动能力的迅速提升,并不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规律。“要给孩子一个宽松的运动环境。低年龄段主要靠玩来打基础,在体育游戏中逐渐培养各种能力。”
要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不能靠“说服”,必须在实践中体验和历练。首都体育学院教授李相如提到,现在有些体育老师讲得太多、纠错太多,应该多鼓励多引导,激发孩子的运动乐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健康第一”理念汇聚多方合力
今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会议指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儿童体育教育正受到更多重视,发展的空间也更为广阔。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近几年对开展体育活动和赛事给予多方面支持,每天体育教学都包含一节自主选修课,有9个项目供学生选择,课外还有各类体育社团,每年举办10项赛事。“从兴趣到乐趣再到志趣,让孩子们掌握一技之长,培养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体育教师任海江说。
当下,专业师资、场地等问题是学校体育教学的瓶颈,不少学校尝试借助“外力”来丰富校园体育内容。“我们和周边多所学校合作,在体育社团或兴趣班教孩子们打棒球。”北京烈光少儿棒球教育创始人张宁介绍,他们每年都要向学校提交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社会培训机构“进校园”可以有效缓解专业教练不足的问题,也为项目推广提供了助力。
以往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参与校外锻炼的比例不到10%。如今,这一状况已有所改变,各种青少年体育培训班、社会体育俱乐部、体育冬夏令营等如雨后春笋,项目也从传统的游泳、球类拓展到花滑、帆船等较为小众的项目。
在万国体育首席执行官张涛看来,学校体育主要以普及为目标,如果要进一步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技能,社会体育培训机构可以发挥更多作用。万国体育成立10余年来,培养的击剑爱好者已有十五六万人,北京市举办一个小学生击剑比赛,就有上千人参加。“我们的课程设置更注意结合中国儿童的身心特点,兼顾兴趣和专业性。” 张涛坦言,近几年,社会儿童体育培训机构增长很快,反映出旺盛的需求,不过机构质量良莠不齐,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尤为重要。
让体育元素融入成长的更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