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报道 “科学2.0”网站近日发表题为《人工智能笔迹分析提供了有关死海古卷手稿作者的线索》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1946年,随着二战结束,考古学家重返工作岗位,用了10年时间在死海附近约旦河西岸艾因费什哈的12个洞穴里,发现了被丢弃的希伯来语《圣经》手稿。这些“死海古卷”的残片中包含原本不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保留下来的《次经》,除了缺少《以斯帖记》。
抄录基督教《圣经》的是匿名僧侣,而死海古卷也没有任何署名,但人们一直在猜测是谁抄录了它们。有人希望至少能通过笔迹找到抄写员之间的一些联系。
在对古姆兰1号洞出土的“大以赛亚书卷”的一次最新分析中,研究人员利用计算机来辨识笔迹,包括握笔方式等生物力学特征对笔迹的影响。
这幅古卷中的笔迹看上去几乎一模一样,但有人认为它是由两位书写风格非常相似的抄写员抄录的。研究人员发现,字母“a”在这幅古卷中出现了5000多次,它们非常相似,单凭肉眼几乎无法比对。
但计算机不知道累也不会分心,因此更适合分析大型数据集,比如5000个手写的字母“a”。数字成像技术使得在字符微观层面进行各种计算机运算成为可能,例如比对笔画(被称为结构)以及整个字符(被称为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