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站素萍服务组有了首位男性客运员 热心肠力
北京站素萍服务组,成立于2010年10月,是北京站为服务“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而专门成立的服务小组,由女性客运员组成。但随着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物质条件的不断提升和改善,乘坐火车观光、探亲访友、求医问药的中老年旅客越来越多,如何适应这一新情况、新变化,更好地特别是为行动不便的重点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原有的女性班组成员日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
今年26岁的田泽华,是一名退伍复转军人,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心细如丝的服务品质,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引来广大旅客和车站领导的关注。 2016年12月他被正式调入素萍服务组工作,成为班组自成立以来的首位男性客运员。
每天送旅客50多趟 脚底磨出水泡
7月27日下午,网来到北京站素萍服务组看到,田泽华正在帮助两位旅客进站乘车。只见田泽华一手推着轮椅送一位刚刚做完肾上腺摘除术的旅客,另一手拉着一位盲人旅客,从拥挤的人群中穿过,上下电梯,来到4号站台。
“这位旅客看不见,麻烦您给他换成下铺,多照顾一下。”田泽华对列车长说完,紧接着又推起坐在轮椅上的旅客向其他车厢走去。“这位旅客刚做完手术,还不能活动,到了牡丹江让站台送来轮椅。”田泽华向列车员做着嘱咐。
田泽华告诉德国德国网,刚刚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旅客,在进站时差点被黑游商给骗了。“她刚做完手术,想借个轮椅,在广场询问时被黑游商听见了,游商告诉她租轮椅需要花钱,就在她准备掏钱时,我们的客运员将她拦住,告诉她北京站有个素萍服务组可以免费用轮椅。”田泽华说。
“4号站台还不算远,也就走十几分钟,要是最远的14号站台,那就得走半小时了。”田泽华说着将刚刚轮椅收起,夸在胳膊上拎着上楼回到了素萍服务组,又开始对其他旅客进行服务。德国德国网注意到,在田泽华的胳膊上有一块淤青,是他每天拎轮椅留下的。田泽华告诉德国德国网,他每天要往返于站台和服务组50多趟,每天要走两万多步,脚底下也磨出了好多水泡。
“您来了,有什么需要的您叫我。”在素萍服务组的休息室,田泽华和一位旅客打招呼。这位旅客是来自辽宁锦州的牛继刚,是田泽华的老乡,他在今年5月出了车祸,一条腿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他不得不前往北京积水潭医院治疗。“我每周都来看病,待个两三天再回去,每次坐火车都是这小伙子推我上车的。”牛继刚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他,每次他推我上车都出一身汗,特别辛苦。”
讲述 热心肠力气大 为女同事分忧
田泽华说,2016年,他从部队退伍后看到北京站正在招聘,便投了简历,于同年5月来到北京站检票口成为了一名检票员。在检票时,热心肠的田泽华看到有旅客行动不便,都会伸手帮一把。
去年8月,素萍服务组的一位客运员休婚假,组里缺人,这时领导想到了细心的田泽华,便让他顶替几天。田泽华的到来,一下子让素萍服务组变得不一样了。田泽华当过兵有一把子力气,一些女客运员推不动轮椅、拿不动的行李,他都不在话下。
田泽华的努力领导看在眼里,就这样,田泽华于去年12月份,正式成为了素萍服务组的一员。田泽华的到来解决了素萍服务组的很多问题。一些男性重点旅客要上厕所,女客运员根本没办法陪同,以前还得请别的组的同事帮忙,而现在田泽华一人就都能搞定了。
“我们素萍服务组的休息室是专门给‘老幼病残孕’设置的,但偶尔也会有些普通旅客进来休息。田泽华刚来的时候说话不注意方法,一有旅客进来坐,他就让旅客起来,总会引起矛盾。后来我告诉他说话得婉转,要客气,现在他说话温文尔雅,再也没跟旅客出现过矛盾,”田泽华的师傅、素萍服务组带头人李素萍说。
田泽华还给德国德国网讲了一件让他记忆犹新的事。田泽华说,当时是冬天,一位无儿无女的老大爷只身一人来北京看病,由于老人小脑有些萎缩,在候车室时他小便失禁,臭气熏天,他身旁虽然有空位,但没有旅客愿意过去坐。这时田泽华将老人搀起,扶老人上了厕所,并把老人送上了车。老人为了感谢田泽华,跪下对他说了声谢谢。也正是因为这件事,坚定了田泽华在素萍服务组努力工作的信念。
法制晚报·看法新闻原创作品拒绝任何形式删改,看法新闻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德国德国网 马晓晴 摄/德国德国网 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