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缺席的座谈会,诺兰依然谈了小鲜肉

新闻热点 2022-11-24 11:47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  吴京莫不是应景地上演"大撤退"了 ……

­  美国导演克里斯托弗 · 诺兰新片《敦刻尔克》国内上映在即,导演本人更是于 22 日当天抵达位于北京 CBD 核心商业区的万达影城,亲临首映礼并在映后与观众见面。在前些天公布行程后,影片宣传团队方面宣布已邀请最近处于焦点的《战狼 2》导演、演员吴京来到首映礼现场,与诺兰导演对谈交流。而前天,诺兰抵华并出席活动时,又传来了吴京因需要参与某公益短片拍摄,无缘此次对谈的消息。

­  《敦刻尔克》首映礼现场

­  根据现场情况看,《敦刻尔克》首映礼各环节打点可谓精悍而隆重。从影城大厅的红毯布置到 IMAX 厅内外的安保措施、嘉宾坐席、同声传译设备,面面俱到。但也许因为担负着迎接被其来自全球的影迷奉为"大神"的克里斯托弗 · 诺兰这样的重任,现场也因高度紧张令在场守候的媒体们颇有微词。

­  由于影片还有十天左右才会与广大观众相见,为尽量避免影片被偷录、偷拍,进场前,所有观众均被要求要将手机封存在黑色的布袋中才可以携带入场。封口所使用的是一种一次性的尼龙封扣,一旦扣上就只能剪断才可以解开。这一点让一些对"吴诺会"热切期盼的媒体朋友感到不适应,在影厅门口与工作人员争论了许久方才按照要求封袋进场。

­  正片开始前,台前放置着三把导演椅,分别写着周黎明、克里斯托弗 · 诺兰、黄建新三人的姓名,场内观众席最靠近屏幕的三排也几乎留白。在现场观影的媒体主动提示下,工作人员才在正片开始后五分钟挪走放在幕前中央的三把椅子,看上去是原定的对谈计划有了不少临时变化。

­  《敦刻尔克》首映礼现场

­  但"吴诺会"终究还是像临时宣布的那样,没有发生。来到现场为诺兰这部不一样的战争巨作站台并参与"中外导演交流"对谈的,除了此前公布的著名影评人周黎明之外,还有中国著名导演黄建新,八月初,他所监制的《建军大业》已经上映。

­  黄建新坦言,挥就壮烈甚至惨烈的战争场面,依据文献再造历史人物原型,等等做法都是业内通常对于战争、历史题材的操作习惯。在他监制完成的《建军大业》中,炮火连天的景象几乎占据全片,在选角方面也是尽量按照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进行筛选和塑造。所以黄建新所提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关于:

­  为什么《敦刻尔克》采用了一种"反套路"的战争片叙事、造型方式,在人物设置上也一律采取虚构?

­  《敦刻尔克》首映礼映后"中外导演交流"对谈,受到媒体追捧

­  (左起为影评人周黎明,居中为诺兰导演,右侧为黄建新导演)

­  抵达现场的诺兰显得有一些拘谨,他身着藏蓝色西服套装,金发在聚光灯下闪闪发亮,看上去文质彬彬十分谦和。他认真地回应说:

­  "虚构人物以及用做悬疑片的方法来拍摄《敦刻尔克》是我很早之前所作的决定。"

­  全片没有出现过任何关于当时英法的共同敌人德军的面孔,甚至在影片最后一部分,由汤姆 · 哈迪扮演的英雄飞行员迫降后被俘时,出现在他身后的两个敌人的身影都是模糊的。

­  诺兰说:"我不想近距离展示敌人的面孔,我希望通过迫击炮、轰炸机、鱼雷等等伤害人们的武器来代表这些敌人。从一开始,我就不想把《敦刻尔克》拍成另一部战争片,所以所有的设计都是按做有悬念元素的方法而进行,它在技法上不是战争片。我所做的事,是想让观众像电影里那些暴露在海滩上的士兵一样,感到害怕,那么,看不见的敌人是更让人害怕的。"

­  周黎明则曾从受众角度提出了一个与商业片作者思路有关的问题,即:

­  如何描述一个已为观众熟知的历史故事。

­  对此,诺兰表示从他刚开始做导演时,和他的夫人、《敦刻尔克》制片人艾玛 · 托马斯就一直想换一种方式讲述已被人讲述的故事,令它像从没被讲述过一样新颖。以此为出发点,在研究文献并撰写《敦刻尔克》剧本时,诺兰就把这个轰动世界、在战争史上极为重要的事件,要求自己要从细节出发,让观众对结局的判断失去把握。

­  "看的时候,我要让观众有一种感受,——一切正在发生,每个人都在面临未知的人生。就像重新‘见证’一次泰坦尼克号沉船事件那样,沉浸其中、身临其境。"

­  诺兰因此也同时要求影片中所有道具都尽可能真实,影片中也应用了喷气机、船只等货真价实的"道具"。

­  "中国观众如果在了解这段历史之前,就来观看《敦刻尔克》,那是最好的的状态。所以中国观众,你们很重要。"

­  在经黄建新提示,即将在 9 月 1 日公映时观看这部影片的中国观众也许并不了解发生在敦刻尔克这段悲壮而蕴含生机的大撤退事件时,诺兰的回答非常实在也牢牢抓住了人心。

­  美国导演克里斯托弗 · 诺兰与中国导演黄建新、影评人周黎明合影

­  当被黄建新导演追问,为什么从刚踏入电影行业到如今,把《敦刻尔克》放了这么久,现在才拍时,诺兰回答说:

­  "有些电影,你只能拍一次。《敦刻尔克》对我来说一定要是个‘终极版’的《敦刻尔克》,所以我一定这一次就要拍好。"

­  在研究了许多一手资料后,诺兰着手创作这个发生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中的虚构故事,对于为什么不像许多战争片那样,依据真实而尽量原汁原味完成,诺兰的回答可以说非常直率并且富有营养,"所有的人物都是虚构的,但精通历史的观众会从中发现一些真实人物的影子。作为编剧,我反复告诉自己,要讲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这就需要深入的刻画。对于把这段历史直接搬上银幕,我没有多少信心,但在根据文献创作和驾驭一个虚构故事上,我更有把握。"

­  "我采用一些年轻的新面孔担任角色,也是为了加强这个故事的‘虚拟现实’之感。首先是我想要避免犯那些好莱坞导演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用一些观众熟悉的、富有经验的演员去表现这些被迫逃亡的战士。我相信当时一定有许多看上去十几岁的年轻士兵,他们的年轻、新鲜面孔,更能够向观众传达那种求生的欲望、绝望以及信念,激发起某种潜意识中的人性,包括同情、担忧等。"

­  在《敦刻尔克》卡司片酬榜中,最靠前且知名的也许只有三位,并且都是符合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背景,他们都是英国演员——与诺兰合作两次以上的汤姆 · 哈迪、希利安 · 墨菲,以及在电影、剧集、舞台剧方面均有建树的老戏骨、因《间谍之桥》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马克 · 里朗斯。而这三位无一不是实力派演员中的佼佼者,虽不是闻名全球的巨星,却都享有美誉。有趣的是,汤姆 · 哈迪在这一次与诺兰导演合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如他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那样,大部分出场时间都半遮面部,这位被粉丝们昵称为"汤老师"的哈迪再次以演技实力而非俊朗外表征服在场观众。

­  主演之一菲恩 · 怀特海德今年才 20 岁

­  对于诺兰在《敦刻尔克》中启用大量新鲜面孔、年轻演员这种做法,黄建新导演表示:"这与《建军大业》用意一致。"此言一出,引起在场媒体热议。

­  在这场映后导演论坛结束前,影评人周黎明向大家说明了吴京因工作原因未能到场一事,再一次令在场媒体议论纷纷。一些媒体朋友表示,此前根本不知道吴京今天不会出席。而在活动结束后,吴京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内容,表明这一次提前观影他也有参与。究竟吴京是否来到了现场,令人好奇。

­  在首映礼及对谈活动结束后第一时间,吴京发了一条微博评价《敦刻尔克》

­  参与此次 IMAX 版《敦刻尔克》观影的嘉宾中,还有青年导演忻钰坤、王学博等人。FIRST 青年电影展策展人高一天评价说:"这是一部鼓舞人心的电影,我们还有差距,没有任何借口。"

­  令人想起诺兰在对谈中最后所说——

­  "我喜欢胶片带来的那种真实的、并非人工特效的质感,我也摒弃了那些多愁善感的戏剧化元素,所有的做法都是希望在观看时,感到身临其境,就像是不用设备就可以观看的现实写照。我希望看过之后,留下的不是伤感,而是一种情感上的满足。"

­  这也让人想起此前大胆突破技术限制的李安所拍摄的 120 帧 4K 版《比利 · 林恩的中场战事》,在《敦刻尔克》中,克里斯托弗 · 诺兰,大西洋彼岸最成功的当代导演之一,表达了他所理解的真实。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