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说园有方”研究生学术论坛暨设计类专
参会代表合影
2021年4月10-11日,第八届“说园有方”研究生学术论坛暨设计类专业竞赛在福建农林大学旗山校区圆满召开。开幕式由副院长彭东辉教授主持,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罗礼平教授、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罗涛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肖晓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副院长曾祥远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祁新华教授、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陈月霄研究员、研究生院副院长郑亚凤教授、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党委书记陈为德研究员、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主持)陈祖建教授、艺术学院园林学院董建文教授、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副书记陈建辉副教授、艺术学院园林学院副院长陈小英副教授以及学院的师生共3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的开幕式。在开幕致辞中,兰思仁校长肯定了此次论坛在立德树人方面的引领作用,并从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倡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提出风景园林以及相关学科要为环境赋能的期盼。研究生院副院长郑亚凤教授、我院副院长陈祖建教授分别代表研究生院和艺术学院 园林学院(合署)致辞。
郑亚凤副院长、兰思仁校长、陈为德书记(院)、陈祖建副院长(主持)做开幕致辞
开幕式后,举行了颁奖仪式,由学院党委书记陈为德研究员宣读此次专业竞赛获奖名单,兰思仁校长等各位领导和嘉宾为获奖代表颁发了获奖证书。
4月10日的专题报告环节邀请了国内风景园林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国际木材科学院院士吴智慧教授(线上)结合家具品牌案例与研究经验分享了设计生产和家居产业结合的方法,结合家具品牌案例和研究经验;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教授介绍了小众园林观赏植物姜荷花的最新研究进展;福州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副院长罗涛教授分享了标准评价体系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情况;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罗礼平教授结合多年教育经验,分享了当代美术研究生文化素养培养方面的思考;华侨大学建筑学院、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特聘教授王唯山教授(线上)介绍了以文化和艺术为媒介进行城乡遗产保护的路径探索和实践;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肖晓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介绍了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院·海峡工学院副院长曾祥远教授分享了福建工程学院设计学特色学科的建设经验;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祁新华教授剖析了当前乡村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乡村规划要留住白、留住绿、留住旧、留住乡愁;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丁铮教授将环境美学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分享了乡村氛围建设方面的思考;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建筑学院柳燕副教授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在工作模式、内容、发展重点方面的创新趋势;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廖凌云副教授结合对泰宁县案例,建构了兼顾保护地价值、效益和成本的自然保护地系统化整合思路;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黄柳菁副教授则与同学们分享了中国东南部海岛植物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影响机制。
专题报告(部分)
4月11日,风景园林专业竞赛获奖同学对作品进行了集中展示和汇报。在上午的论文汇报中,刘凯宇等基于对乡村景观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梳理,结合具体实践总结了乡愁情怀在乡村景观营造中的应用方法;涂雄德等的研究通过质体全基因组数据构建了兰科宝石兰类群的系统发育树,理清了宝石兰类群的系统关系。艺术园林学院李霄鹤与艾叶老师点评获奖论文在选题上契合时弊、紧跟热点,但也对研究方法的创新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期望,并鼓励同学们继续深入探索、将更多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风景园林实践。在下午的设计作品展示中,由杨帆、余书敏、田富学创作的《在遗忘的时光里重逢——基于公共空间梳理与设施建设的乡村微更新》在乡村振兴的宏观背景下,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了梳理,建构了乡村基础设施微设计微更新策略;由高栩婧、杨书翌、刘凡、张艳钦创作的《绿漫湖里,居然城市——基于空间生境德国网络优化的湖里区“绿康城市”构建研究》将绿地系统规划融合公共卫生思想,提出厦门市湖里区“绿康城市”的一带、两环、多廊、多点格局;艺术园林学院阙晨曦与任维老师点评获奖作品选题意义深刻、工作量饱满、图面表达效果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设计实践中,能进一步聚焦设计所要解决的问题,加强方案的针对性与落地性。
获奖论文与设计作品展示(部分)
师生热烈互动,彭东辉副院长做闭幕致辞
闭幕式中,彭东辉副院长对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老师、同学表示了由衷的感谢,寄语同学们通过此次论坛更加努力地学习成长、积极进取,为风景园林及相关学科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供稿:黄玮璇 刘畅 供图:周芷秀、廖凌云、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