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家暴当事人忍气吞声 社工:这样容易出问题
遭遇家暴 请勇敢求助!
不少问题家庭当事人忍气吞声,社工称这样容易出问题;社会可为她们建临时庇护所
遭遇家暴是要忍气吞声还是积极求助社会?日前,新快报记者从专家处获悉,受“家丑不可外扬”等传统观念影响,广州不少问题家庭的当事人不愿意向社会求助,造成了严重的生活困扰甚至遭遇生命威胁。而一些积极求助的案例,却得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
案例
忍受家暴十几年,求助后得到解脱
自2014年起实施的“白云康乃馨妇女深度服务项目”,是由民政部门指导监督,白云恒福通过承接市、区妇联的政府购买服务试点的社工服务,包括婚姻辅导、婚姻关系调适、亲子教养和危机干预等。
该项目总监张雪冰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很多家庭纠纷常常隐匿于“家长里短”的表象下被忽视,而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传统观念影响,不少家庭问题的当事人不愿意向社会求助,造成了严重的生活困扰甚至生命威胁。妇女儿童往往又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群体。
张雪冰接触过一个家暴的案例,年近50岁的案主和孩子遭受丈夫家暴十几年,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加上没有人能支持她,案主没有向外界救助,一直隐忍着。
案主的孩子工作后给了她很大的勇气,他跟妈妈建议向社工救助。一次,案主的手骨被喝了酒的丈夫打断之后,终于来到康乃馨的服务站寻求帮助。张雪冰刚开始接触案主的时候,发现她情绪很低落,有抑郁的症状。案主说,自己被丈夫打得看到窗户就想跳下去,她还有一个小女儿,甚至想过抱着孩子结束生命。
社工们开始给她做情绪和心理疏导,并跟她分析,如果她继续住在原来的家里,会对她的人身安全造成怎样的伤害,希望她可以离开。另外她担心丈夫会跟踪她,因此希望进出能有人陪伴,社工建议她暂住在她姐姐家里。
案主在求助之前没有工作,但她不是低保户,无法申请法律援助,社工为她介绍了价格相对较低的律师资源。最后法院判决双方离婚,女方带着女儿离开家,开始新生活。她找了一份工作,工资虽然不高,还是觉得生活比原来开心。
2017年,张雪冰还跟进过一个继子打继母的个案。案主重新组建家庭时,跟丈夫一起抚养2岁的继子。十几年后,其丈夫去世,由她独自抚养继子。继子职中毕业之后,开始动手打继母,赶她离开家。一次案主被继子用落地风扇打得头上缝了十几针之后,才向社工求助。张雪冰带着案主到医院验伤,做了伤情鉴定,并为她介绍了法律援助资源。法院判决她和继子脱离母子关系,继子每月要赔偿她一笔生活费。
建议
为受到家暴的妇女建临时庇护所
在康乃馨社工接触到的个案中,家暴个案的比例占了约1/5,很多咨询对象属于低保、低收入群体、部分人是从外地嫁到广州,资源相对较少,对家暴的认知较少,只有问题真正爆发了才会寻求帮助。而一些街镇的妇女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也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的伤害。
“很多人刚开始被家暴时都没有意识去求助,一些人被打之后就哭,哭完就算了,这样很容易纵容施暴方。所以我们倡导不能忍受第一次的家暴。第一次不做出反抗的话,家暴就会越来越严重。”张雪冰表示,“而我们社工就是一个支持者和陪伴者的角色,可以为他们做心灵疏导,链接资源。”
为此,康乃馨项目从2014年开始着力于建立求助机制,先后建立了6个站点,给白云区的受虐妇女提供了多渠道的求助方式,鼓励她们勇于求助、反抗家庭暴力。
张雪冰介绍,他们的工作常需要公安机关、街道和居委的配合,如果涉及小朋友,还需要学校的参与,因此也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抵抗家庭暴力。
她认为,这方面可以向香港学习,建立一套完善的联动机制。在政府的指导和带动下,为受到家暴的妇女建立隐蔽的临时庇护所,警察、医生甚至是普通市民接触到家暴案件,也会马上联系社工介入。
困扰
大孩打二孩怎么办家长要多从孩子角度考虑
另外,在服务中,社工们发现,很多二孩家庭都被亲子关系问题困扰着。
“很多妈妈在参加活动的时候,都会跟我们反映,感觉孩子各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差。”张雪冰分析,“刚生二胎的时候,全家人的精力都放在二孩身上,大孩在情绪和行为上肯定会有过激表现。”家长一般的处理方式是批评、打骂,这让孩子心理更加不舒服。
有个前来咨询的妈妈反映,自己的大孩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从小在家里很受宠,在妈妈生下妹妹之后,就开始有些变化。他不愿意吃饭,趁家里人不注意打二孩。在学校跟同学打架,偷图书馆的书。不愿意上课,课上到一半就去操场上玩。
面对这些家长,社工会建议他们参加亲子教育讲座。张雪冰说,希望家长在跟孩子相处的时候,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
“家长经常会说,小朋友不能做这件事,但没有告诉他为什么,要怎么做才是对的,这是一个很普遍存在的现象,希望她们能够在说小朋友不行、不可以、不好的时候,告诉他们怎样才是好的,可以做的是什么。”张雪冰说。(记者/吴晓娴 通讯员/印锐 廖培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