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钢铁浮城往事
新闻热点 2022-11-24 11:55www.worldometers.cn热点新闻事件
不应该污名化唐山,但有必要看清乱象背后的商业地理。
因为“烧烤店打人事件”,唐山瞬间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
2022年6月10日凌晨2时40分许,案发。当天下午,监控视频在网际传播并引起舆论激愤,并迅速冲上各大平台热搜。17点,烧烤店主回应,警方已介入处理;20分钟后,唐山市委政法委书记回应称:嫌疑人已锁定,正抓捕。而后,“已抓获2人”“抓获5人”“抓获8人”“9人全部落网”的消息相继传来。
如同在湖面投下了第一粒石子。借着“烧烤店打人事件”的关注热度,迄今至少已经有3人在网上拿着身份证,实名举报唐山当地相关的“涉黑”问题:
6月10日晚,唐山一蛋糕店老板称,“一伙以刑满释放人员为首的社会闲散人员所组成的黑社会团伙”,自2021年7月至今对其进行敲诈勒索,连续数月近20次到自己店内和家里骚扰闹事;11日晚,一女子实名举报自己及同事被唐山一酒吧老板殴打、关黑屋、关狗笼、没收身上的所有物品,前后非法拘禁长达16个小时;12日,一男子称在滦南海域被人用船故意撞击致5人死亡,至今未破案,真凶逍遥法外,自己反被当成犯罪嫌疑人……
在此之前,唐山已经因两次“非常”操作上过热搜:5月,有老农着急下地干活被要求用大喇叭向全村做自我批评和自我游街;4月底,防疫部门要求部分住户交出钥匙反锁家门、将居民楼用铁丝绑住。以至于《光明日报》忍不住评论:一个多月内在唐山发生三起社会事件,都是社会治理的失败,隐喻着“法”的威信在一个地域间的流失,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逻辑链条。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
这座被誉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拥有10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如今的支柱产业仍然是煤炭、水泥、钢铁和陶瓷等“四大金刚”,在GDP中占据约85%的份额。唐山实力远超省会石家庄,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大市,一般北方内陆城市也难以与之匹敌。
不过,同许多靠山吃山的资源型城市一样,总会出现绕不过去的沉疴:污染难以根治,给天与地都打上了灰暗的底色;巨额财富的再次分配背后,往往隐藏着权力的寻租空间;土地转让、安全事故、环境保护等极易引发群情激愤的领域都需要弹压,最直接的矿产资源抢夺更离不开暴力的参与……
一座曾经从废墟上涅槃重生的英雄城市,不应该就此被污名化。不过各种色彩已交织在一起,令人难以辨析。我们以钢铁产业为样本,回顾唐山走过的发展历史,剖析乱象背后的真正成因,只是为涤荡尘霾开启窗户,迎接一片更清朗的蓝天。
第一波玩家发迹,
知名“穷村”翻身
1971年,韩振国再次当选唐山开平区半壁店村支部书记。
这个村子刚好在开滦煤矿塌陷区波及线内,地下空了,水源枯了。对带着“脱贫致富”抱负的新支部书记来说,单靠人均不足一亩的薄地脱贫,不太切实。
据韩振国1995年发文回忆:上世纪60年代时,半壁店村还是当地有名的穷村,700多口人仅有600亩土地,一半是煤矿塌陷坑,年年打下的粮食接不上茬,不少人外出逃荒。
转机出现在1978年早春。一个下午,韩振国手上多了一张9万元的支票。这笔钱是唐山钢铁公司(唐钢)征用半壁店土地倾倒废钢渣而支付的青苗补偿费。成立于1943年的唐钢,靠最早应用“侧吹碱性转炉”和连铸工艺一枝独秀。
面对这笔巨款,村里大多数人主张按劳力、人头分掉。那年该村村民的人均纯收入为224元,人均能分虽不到100元,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韩振国和他立志办厂兴村的支委一班人,想到的却是用来“鸡生蛋”。
顶着压力,他们开办了该村的第一个集体企业——机械加工厂。当年盈利后又办起了5家企业,短短几年内就有了百万元的资产。
但韩振国还要继续折腾。《唐山往事:“钢铁大亨”炼成记》一文中提到:一次偶然的机会,韩振国路过天津大邱庄,深受刺激,认为跟大邱庄相比,半壁店村啥也不是。
1987年,半壁店村村委决定再上一座大型钢铁厂,命名为半钢集团,需要投入资金500万元。不仅之前累积的300万元要投进去,还要再找200万元。
从万元户到负债万元户,当地村民的反对声音自然很强,有部分村民甚至直接告到了区委、市委、省委乃至中央。但在坚持和说服中,最终半钢还是在当年投产,并取得了丰厚的利润。村民再次受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洗礼。
1993年8月6日,半壁店村迎来了高光时刻——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北第一村”的光荣称号。此时的村民,已经搬入春节前刚交付的42套新建别墅里。
瞅准这条发财致富道路的还有迁西。
1984年,迁西县几个乡的村长、干部,自发组织去参观考察石家庄赞皇县的铁矿业,回来的时候,不仅带着激动和憧憬,还有一个破旧的球磨机。之后投资18万元,旧机器、旧设备、连矿石都是1958年剩下的旧资源,被称之为“冀中地区第一声炮响”的三屯营镇牌楼沟铁矿“因陋就简,土法上马”,但是效率却极高,仅仅三个月就收回了成本。
一年的时间,全县的开矿点便已经星罗棋布。
唐山作为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依靠资源建立和发展。受到1976年大地震的影响,唐山经济一直处于恢复建设时期,1986年以后才得到快速发展。这一阶段,国内工业结构由消费品、原材料工业为主向重加工工业为主转变,装备制造业和基础工业得到发展和加强。
从“穷村”到“河北第一村”的半壁店,以及征用半壁店土地倾倒废钢渣的唐钢,都跳上了这趟刚刚起步的列车。
而半壁店村的案例,也是唐山第一波钢铁“玩家”发家致富的缩影。在前期村委会数次决策豪赌成功之后,村民逐渐接受了这种决策模式。后来在1993年批量成立的钢铁企业中,也都存在这一特质:企业管理中村委会占主导位置、零技术起家、生产模式粗放。
韩振国1987年牵头创办了半钢,1991~2000年3月任半钢副总经理、总经理。2001年,其子韩文臣将半钢转型为民营企业,更名为宝业集团并担任总裁,且拥有“宝业”70%的股份。
民企遍地开花,钢铁企业井喷
丰南是唐山的钢铁重地,距离开平区二十多公里。
在半壁店村开设机械加工厂、开始积攒资金时,丰南区胥各庄修造站筹资29万元,改建了丰南第一个轧钢厂,成为全镇第一家规模企业。
据《环渤海新闻》报道:出任第一个轧钢厂副厂长的张继国,面对资源、资金、技术困乏等问题,走访唐钢、南下学习,四处拜访。从1980年3月至年底,企业轧制圆钢3700吨,仅此一项就获利32万元,相当于原修造站4年的利润。
对国丰、对钢铁业、对唐山来说,1993年都是特殊的一年。
1993年1月9日,企业以丰南县胥各庄镇经济发展总公司的名称与香港中旅集团正式签约,合资兴建国丰公司。同年3月6日,总投资1.75亿元的国丰公司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并于1994年4月竣工投产。国丰公司曾在全国乡镇企业“经济效益十佳企业”中排名第4位,位居“河北乡镇企业十强”之首。
1992年邓小平南巡之后,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促进了重型基础产业的较快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建材行业,尤其是钢铁企业效益剧增。1993年初,中国第一次钢铁热潮来袭,钢材价格由每吨1600元猛涨到4300元,全国民营钢铁企业成立数量集中爆发。
数据显示,仅唐山就达700余家。
1993年11月,香港中银集团与银丰镇合资成立银丰钢铁。据公开报道:这期间镇领导大多兼任企业经理,参与企业管理。同期,东华钢铁前身的泰丰钢铁、粤丰钢铁也相继成立。而国丰则是丰南钢铁行业的“带头大哥”,看遍国丰所有的领地至少要开车半个小时。
唐山的民营钢铁企业为什么能迅猛发展?
时任唐山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张铁铮在2007年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排在第一,“这里有煤、有铁,陆路和海路都很发达。应该说在这个地区发展钢铁,用四个字形容最确切:‘得天独厚’。”
其次是钢铁市场需求的多层面。修建大型工程,需要首钢、唐钢这样的钢厂,但在农村市场,小钢铁企业完全能满足需要,拾遗补缺实际上是一种当时的生存策略。
第三是唐钢的辐射作用。唐钢在全行业低谷时期也是赢利的,同样条件的地区,民营钢铁企业就没有唐山发展这么迅猛。很多民营钢铁企业的老板都是从唐钢出去的。
还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有些民营钢铁企业虽然是小企业,但在各县、乡镇,对地方贡献很多,“在唐山,可以说没有这些民营企业,不少镇的财政也就塌了”。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分行课题组1993年发布的一份调查中写道:这种高收益极大地诱发了地方政府大办钢铁的投资热情,在基层政策行政干预下,小铸钢、轧钢企业蜂拥而起。当时为唐山之首的某县中,铸、轧钢企业411家,其中铸钢企业174家,轧钢企业237家。到6月底已建成投产383家,总投资27267.7万元。
在企业投资来源中,个人投入占27.25%,集体投入占40.84%,外引资金占10.97%,行、社、基金会贷款占21.12%。1992年,该县钢铁企业完成产值71183万元,实现利润3888.35万元,税金4624.3万元,分别占当年全县乡镇企业完成总额的55.65%、28%和81%。
但在入局者看来,直到1999年,开矿仍然是“勇敢者的游戏”,“胆大”是多数矿老板致富经里必不可少的一项。许多矿老板的第一桶金也都是由此而来。了解个中内情的人指出,有的矿老板贷款10万元,就能给信贷员8万元作为回扣,一赢俱赢,输的话,也没有什么顾虑,反正本来就一无所有。
张铁铮还提到了一点:上世纪90年代末国家有两次限产限量,要求国有大钢铁企业减少生产,这恰恰给民营钢铁企业腾出了市场空间。“你一压,正好人家就把这个位置堵住了。唐山比较像样的民营钢铁企业都是压限产期间发展起来的。”
但这种超常规的发展中隐藏着急功近利、涸泽而渔。
《唐山钢铁:宏观调控下的挣扎与躲避》一文中写道:黄各庄的张老汉说,前几年他们村的人均耕地为1亩,如今只有0.6亩。以前一亩地能挣五六百元,还不包括自己吃的粮食,如今虽然政府每年都会给农民400元/亩的补偿,但补偿的钱还不够买粮食。
由于当时设备水平不高,民企钢铁厂对水和铁矿石的消耗数量惊人。据华夏经纬网报道中的测算,每炼1吨钢,就需要6吨水和1.6吨铁矿石。如果年产钢1000万吨,就需要6000万吨水和1600万吨铁矿石。
据河北水利部门统计,2003年年底,河北地下水开采量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28亿立方米上升到173.21亿立方米,全省缺水110亿立方米。
当时的丰南区委书记侯志宇表示,河北当地已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
“黑项目”来去匆匆,
政策铡刀落下
基于市场需求,大量中小钢铁企业一哄而起,农户凑一点、集体投一点,凑足十几二十万的资金,就圈几亩地,买个小电炉,那就是一个钢铁企业。
这种粗放的生产和管理,导致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耗问题都日益突出。
网上流传一个关于唐山钢铁产量的段子,说的是全世界钢产量排名,第一名是中国(不包括河北省),第二名是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第三名是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
唐山市政府的资料显示:当地“国家承认”的钢铁企业有57家,2003年共实现销售收入671亿元,增值183亿元,实现利税89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53.9%、46.3%和55.9%,部分县区财政收入的40%~70%来自这一产业。
而关于钢铁企业的数量到底是多少,民间传说最高在200家以上。在某个不足100平方米的郊区小店后院,就可能隐藏着两家炼钢厂。
将时光调到15年前,《中国企业家》记者在2007年探访唐山时候,就曾经遇到一个家在唐山市区、在武汉大学读大四的小伙子。他说准备毕业后去唐山下属的一个县级市迁安,“就算娶个迁安的媳妇也好。”
迁安的煤和铁是唐山钢铁的重要动力,其本身也有大量钢铁企业。在这个小伙子的理解里,迁安就是一个个传奇般的财富故事。“迁安只有三种人,矿主、矿工以及把土地卖给矿主在家坐着吃红利的人。”每次车展,迁安的矿主都会开回一个豪华车队来。马路上跑的全是粘满粉尘的宾利、劳斯莱斯、悍马,就算一般的小矿,每月至少也有100万元的纯利。
当时的迁安是河北省百强县第一名,它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各路人马。“不仅我们喜欢去,流氓青皮也特别喜欢迁安,因为永远不愁没有‘业务’。”他说。
历史上溯到上世纪80年代,很多山头都不是靠一纸公文可以保护得住的,往往那些有势力的人,抢下了一个矿,然后才去弄批文。即使现在农民与矿主之间表面上的“和谐”,也是一次次冲突之后双方妥协的结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伏笔其实早就已经埋下。
2003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103号文《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若干规定的通知》。2004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点名指出:唐山钢铁行业无序发展,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这对已经高速发展20余年的唐山钢铁业来说,只是转向的开始。经过4个阶段的治理整顿,唐山关掉了包括死灰复燃的近300家小企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700吨。
据《华夏时报》报道:从2003年开始,每年新增产能中有八成都是未经核准的“黑项目”。除唐钢外,新建钢铁企业总能力超过1000多万吨,但这些建设项目均未经国家审批,只是得到地方政府认可。环保总局称,唐山全市70家钢铁企业,80%没有经过环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2004年8月,环保总局就点名指出,唐山钢铁行业已造成严重环境污染。
2004年4月下旬,唐山钢铁业经历了发展20余年最剧烈波动。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陆续落地,钢材价格日降百元。5月上旬,唐山钢铁未接到一笔订单。而在此之前,唐山各大钢铁企业都已积存了一大批高价原材料。当年5月,除了唐钢之外,56家企业全面亏损。但据《中国经济导刊》报道:同期5月,全国钢铁产业并没有全面亏损,宝钢等一批企业不但满负荷生产,而且盈利额还不断攀升。
这一差距,便出在落后的生产力、粗放的管理以及参差不齐的工艺水平。
小企业、小作坊关停,那支撑起当地经济的龙头企业呢?整合重组是留给大企业为数不多的出路。而这也是新唐钢集团蜕变升级的外部原因。
2004年前后,唐钢首选合作伙伴曾是唐山市国丰钢铁有限公司,后者是丰南区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全国最大的窄带钢生产基地。国丰属于中港合资企业,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占51%股份,丰南区丰南镇占49%。国丰本身愿意与唐钢合并,中旅集团董事长曾为此亲赴唐山,双方进行过多轮沟通,而且设置了多种合作方式,比如交叉持股,或者国丰并入唐钢,甚至还考虑过由国丰收购唐钢。
但国丰当时正谋划赴香港上市,准备上市后再推进此事。适逢钢铁板块在香港表现不好,上市就一直拖了下去。直到2005年10月份,根据河北省国资委的安排,唐钢、宣钢、承钢合并已成定局。
河北省在2006年合并唐钢、宣钢和承钢成立新唐钢集团基础上,又进一步整合邯钢成立了河北钢铁集团,产能超过3100万吨。
2009年5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文,重提落后产能淘汰。钢铁行业必须在2010年年底前,完成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截止到2009年,计划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00万吨、炼钢600万吨;到2011年,再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200万吨、炼钢产能2500万吨。
而唐山地区市场效益最好的就是300立方米的高炉,投资小、见效快。小钢厂为了逃避300立方米的淘汰大限,纷纷改建400立方米的高炉。
但笼罩在钢铁行业和唐山上空的乌云,并没有随着高炉改建散去。
2012年,中国钢材市场迎来大熊市,2013年钢材价格延续了2012年的跌势,国内螺纹钢均价最高点在2月20日,价格为3951元/吨,最低点在6月28日,价格为3401元/吨,全年处于弱势下跌状态,最大跌幅13.9%。
而这只是悲惨命运的开端。在去产能、环境保护、市场饱和、价格下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唐山的钢铁业跌落谷底。
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官方曾透露钢铁行业中化解产能过剩涉及分流安置人员达50万人。
在此之前,唐山关闭停产的钢铁企业已经很多。它们分布于迁安、丰南、滦县等地,钢铁产能也从52万吨/日减少到48万吨/日,相当于年产能减少1200万吨。
2018年12月28日10时28分,根据唐山市丰南区人民政府的文件,国丰钢铁浇完最后一炉钢,正式停产退出。“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谁知道,“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最近两个月,关于唐山钢铁产业的文件相继出台:
2022年5月8日,唐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唐山市贯彻落实的实施方案》,其中涉及钢铁规划相关内容包括:
钢铁产业新布局是北部压缩、中部优化、南部聚集;重点建设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4大钢铁片区和曹妃甸、乐亭(海港)、丰南沿海等临港钢铁产业基地;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推进重点区域和行业二氧化碳率先达峰;加快钢铁等产业绿色低碳循环改造;对钢铁等重点行业实施技改等,还提出到2025年铁矿产能控制在9500万吨左右。
6月2日,唐山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的《唐山市钢铁行业“1+3”行动计划》提出:推动区域内产品同质化企业联合重组,构建集团化管控、市场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的高效运行机制,打造国内民营钢铁行业标杆;尽快形成以首钢(京唐、迁钢)、唐钢新区两家大型钢铁集团为主导,沿海、迁安、滦州、迁西(遵化)4大片区为支撑,产能规模达到500万吨左右的8家地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重点的“248”钢铁产业新格局。
对于拥有世界最大的钢铁产业集群、钢铁产业是第一大支柱产业的唐山来说,昔日荣光堪回首,新的一页待开启。
上一篇:三星堆又有重大发现
下一篇:陕西15岁男生遭老师殴打缝16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