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稻田里的“追梦人”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袁隆平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他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从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使水稻产量得以大幅度提高。20多年来,袁隆平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目前新育成的第三代杂交稻全年亩产达到1530.76公斤。杂交水稻现在已在印度、美国、巴西等国大面积种植。
中国之声记者曾多次采访袁隆平院士,他是稻田里的“追梦人”,他的逐梦脚步从未停下。一句“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上”,这位“杂交水稻之父”守护了近70年。
近日有关袁隆平院士的消息是在5月9日上午,在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袁隆平院士提出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的攻关目标,并在去年12月20日于三亚召开了全国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项目启动会,成立以袁隆平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攻关领导小组。对水稻产量,袁隆平一直执着地追求:“像贪财的人有百万想千万,千万想一亿。我就是贪产量,到了七百公斤贪八百公斤,八百公斤贪九百公斤,九百公斤想一千公斤,最后一千二百公斤(每亩)十八吨(每公顷),不满足,因为这是个有意义的事情。”
图片来源:CFP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1949年新中国成立,19岁的袁隆平高中毕业,即将报考大学,他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父亲袁兴烈希望他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日后学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袁隆平却想回重庆读农学院,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始终难以忘记小学一年级那次郊游的经历。
袁隆平回忆:“在武汉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次郊游,老师带我们到附近一个企业家办的园艺场,正好那是6月上旬的时候,桃子红红的,挂在树上好漂亮啊!还有葡萄一串一串的。哎呀,我说学农好啊!从那个时候,第一次印象最深了,我就觉得学农好!”
说服父母,袁隆平义无返顾地跳进“农门”,报考了重庆相辉学院农学系。
1953年8月,袁隆平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毕业后,他去了湖南省黔阳县的安江农业学校当老师。学生们回忆,他课上得好,他不讲究,黑板写满了,把手一缩,抓起袖子就擦。
这一年,全国性的土地改革刚刚完成,农民获得土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是,饥饿的魔咒还没有远离。和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一样,袁隆平一直对饥饿记忆犹新。“像我们这样的年纪,过过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饭吃,日子是真难过,要饿死人的!特别是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特别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不要靠人家。我们现在就是为自己解决粮食问题在奋斗。”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稻田里。这时,一株特殊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突然发现有一株鹤立鸡群的稻长得特别好,穗子很大,很整齐,籽粒很饱满,我很高兴。当时估计这个品种可以产一千斤。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很好地管理,天天到田里面去观察,望品种成龙。结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有它的‘老子’那么好。”
虽然后续的试验并不成功,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却启发了袁隆平,是否可以用人工方法,利用杂种优势,培养杂交水稻?
他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检查了几十万株稻穗,终于在1964年和1965年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不过,当时,国际权威科学家普遍认为,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他的研究并不被看好。
袁隆平说:“很多人反对。当时流行的水稻是没有杂种优势的。压力很大,我们就做了一个实验,面积不小,有四分田,长得特别好。最后收获、验收时,稻谷产量减产,大概减产了3%左右,减产了几十斤。稻草增产了将近70%。后来人家讲风凉话,‘可惜人不吃草啊,人要是吃草,你这个杂交稻就大有发展前途’。”
遭到质疑,更经历过失败,但袁隆平没有放弃。他像“追着太阳的候鸟”一样,不辞辛劳地在湖南、云南、海南、广东等地辗转研究。1970年,他的学生在海南南红农场沼泽中发现1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袁隆平将它命名为“野败”。杂交水稻研究从此打开了突破口。
1971年到1972年,全国十多个省区市的科研人员齐聚海南,袁隆平慷慨地将“野败”分送给大家,形成了一场以“野败”为主要材料培育三系的全国攻关大会战。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之后,杂交水稻的优势不断被证明。1996年,原农业部正式立项超级稻育种计划。4年后,第一期每亩700公斤目标实现。随后便是2004年800公斤、2011年900公斤、2014年1000公斤的“三连跳”。
袁隆平说:“1000公斤是在2014年,在湖南省溆浦县实现的。现在向1200公斤高产冲刺,一直领先于全世界,是大家共同努力,也是我们中国值得骄傲的一个地方。”
耐盐碱水稻,被形象地称为“海水稻”,其实这类水稻并非生长在海里,而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2016年10月12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正式挂牌,中心由袁隆平担任主任和首席科学家。
当时,袁隆平带领的研发团队在位于新疆、黑龙江、山东、浙江和陕西的6个试验基地种植耐盐碱水稻,为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耐盐碱水稻品种。实验阶段性状表现良好的海水稻品种,究竟能不能经得起检验,2019年迎来关键之年。2019年5月,中国之声记者在长沙见到了袁隆平。
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办公室的茶几上,放着一把系着红绳子的稻穗和一包大米。这把稻穗正是2017年9月测产达到620.95公斤的耐盐碱水稻。袁隆平向记者介绍:“刚才你们看的那个穗子,它不是常规稻。在6‰的海水浓度上面种,能产到620公斤。”
1974年的春天,袁隆平亲自培育的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稻“南优2号”,在安江农校试种,亩产628公斤水稻,一石激起千层浪。
2012年,袁隆平开始选育耐盐碱水稻,他想再走出一条新路来。
图片来源:CFP
袁隆平说:“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耕地有限。原来提高单产只有一条途径,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现在,有一条新的路径就是把盐碱地利用起来,就可以扩大耕地面积。”
袁隆平经常给别人算一笔账,花8年时间把耐盐碱水稻推广到一亿亩,每亩最低产量300公斤,一年可以产300亿公斤粮食,多养活八千多万到一亿人口。研究中,袁隆平继续选择了“杂交”的途径。这几年,他每年都要在海南的育种基地待个大半年。“我们所选育的品种,要8个世代,如果不到海南岛,一年在湖南才种一代,要8年才出一个品种。我到海南岛加上大棚等,不到3年就有8代,就可以出个品种。这个是周期很长的一个品种,又不能拔苗助长。”
袁隆平和水稻较劲儿了大半辈子,也一直坚持亲自下田。90岁高龄却依然“管不住”他那双迈向稻田的腿,“收不住”他那颗向着水稻的心。袁隆平说:“我现在是‘90后’了。愿望,一个是超高产,向一千二百公斤冲刺。第二个愿望,是覆盖全球梦,把我们最好的杂交稻推向全世界。”
2019年,中国之声记者两次去湖南长沙,在袁隆平的办公地点,记者看到挂着两块牌子,一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一个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办公楼的门脸上,是袁隆平的题词“发展杂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