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为什么,大家越来越“

知识大全 2022-07-29 18:02www.worldometers.cn知识大全

如今年轻人学会了慢慢躺下,“自律”一词反倒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


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再试图成为广告橱窗里“白瘦美”模板的样子,不再热衷于背单词,或者在乘坐地铁的间隙听外文广播、看几眼“有用”的书。


我们也很难为一些看似从容、高效的生活方式心动,比如早晨七点起床,运动半小时后享用早餐,打扮好后再出门上班。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似乎对“自律”脱敏了,不再笃信自律的意义,以及那些往往与它捆绑在一起的光鲜亮丽的图片“展示面”,或者要求严苛的标准和清单——


的确,如果将“自律”仅仅视作是一种纪律和要求,总让人难有动力去达成。


但人们是真的完全放弃“自律”了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实际情况往往是“嘴上说着想放弃”,身体却依然诚实挣扎着。因为对自我、对生活都还有更美好的期待,因为还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一点,过得更从容一点,所以反倒陷入一种痛苦。


因此,在今天的文章中,我们将跳脱出过往的偏见与固有印象,试着重新看待“自律”这件事。




01.

“自律”为何被曲解了?


关于“自律”的迷思,往往与强迫自我、完美主义、挫败感等关键词联系在一起。


这似乎不难理解。


当下,消费主义甚嚣尘上,加之网络的穿透和放大效应前所未有的显著,“自律”常被塑造成了特定的样子——体重和身形只有达到某种标准才是好的,精致打扮才是美的,闲暇时光和碎片时间被利用起来才是有意义的——除此之外,仿若都是无法掌控自己生活的表现。


但是,假如按照这些通行的样板与标准,自律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来维持,而纵观我们的真实生活,这恰恰对当下的我们来说是非常稀缺的。


“996”的生活保持8小时的睡眠都是奢侈,步入中年后照料老人与小孩的重任无法推卸,更不用说客观的高额房价和难以上涨的工资……


可以说,如果用这种高标准来衡量自己,无异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失败模式”。好的模板永远放在面前,看似通过努力便可达到,但更常见的现实是,一番努力后也无法实现。



《伯德小姐》


失败后,我们容易陷入到一种羞耻感当中,认为这是自己的错,“为什么只有我做不到”,甚至用失败来攻击自己,贬低自我的价值,进而逃避,不再想去尝试。


在研究者看来("Self-controll: Can you hav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2021),对自律的错误理解会造成对结构和秩序的强迫性需求、超完美主义和高度的道德确定性,而这并不利于我们调节自身的生活。


错误的观念下,我们会趋于认同做事情只有一种正确的方式,自律则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无法实现便等于失败的恐惧。


而“不自律”更像是在进行自我关怀,起码,我们不再以他人的标准来强行要求自己了。某种程度上,这也与近两年兴起的躺平情绪十分契合——美好生活的样子似乎触手可及,但既然奋力尝试后无法过上更好的生活,生活境遇没有一点改善,甚至有变糟的风险,不如干脆“躺下算了”。


只是,我们往往无法心安理得地“不自律”,也无法“一躺就平”。与自主放弃自律相比,努力后无法抵达那个“完美”的标准,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律,是更多人面临的处境。


我们与自律,以及它所代表的好的生活方式的关系,就像是西西弗斯与他手下的巨石,永远也推不到山顶,达不成目标,但又难以停止对它的期待与追求。


于是,一些疑问在当下显得十分必要——自律真的成为了自由的反义词了吗?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而不再自律,是解决压力和焦虑的最佳方式吗?


02.

从康德说起,自律给我自由


这种对于自律的困惑,我们不妨回溯思想史,从哲思中寻找答案。


自律(autonomy)这一词汇,在早期的希腊思想中本是一种政治构想,后来在宗教改革时期又被用在了各种论战中。


直至18世纪后半叶,哲学家康德借用了这一词汇,重新定义了自律(autonomy)在道德哲学上的概念。康德的道德哲学核心,即为:我们是理性存在者,自发地为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立法,并由此为它创建基本秩序。


这句话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哲学学者周濂在《惊奇之旅:简明西方哲学史》中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解释,有一天,他看到了运动品牌Keep的一句slogan“自律给我自由”,觉得眼前一亮,这正好可以用来理解康德的哲学。


康德确实提过这一主张,德文原为“Freiheit als Autonomie”。他所生活的时代,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道德哲学是功利主义伦理学,这种道德哲学标准是随着人的欲望而转变的。如果把它作为准则的话,人就变成了欲望的奴隶。


因而,康德提出了让“理性”作为自身法则的道德哲学。他主张的道德法则,是人“应该”(ought)服从但却不一定服从的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立起人之为人的尊严感。


所谓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所表达的成熟理念也被整理成了这一表述,尔后广为流传。



《麦克法兰》


康德所论述的更多是道德哲学中的“自律”定义,这一研究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伦理及心理学者的看法。现在,这一概念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某种准则。


当下所谈论的自律(self-discipline / self-control),更多是心理学层面上的定义:即平衡内在冲动(impulses)和面对诱惑时所做反应的能力。它使人能够根据个体的长远利益,而非眼前的满足,来做出注意力、情绪、行为或生物行为(如睡眠)的反应(Abrams, 2013)


“discipline”有很多种含义,其中一种就是“纪律”,这个词似乎天然就带着压迫感和束缚感,那么自律有可能是自由的么?


这就又要回到康德的哲学中了。需要注意的是,康德不认为,自由是面对着很多选择的无所谓态度,他认为自由是一种“自发性”,是由人自愿的动机所决定的。


因而,康德尤其不主张“他律性”,因为这意味着强迫。哪怕外在的要求最终促进了进步,依旧是对个人自主性的一种压制,它与自由无关。


康德不否定欲望的存在,恰恰相反,他认为欲望是心灵的基本能力,欲望的满足就会带来愉悦。但与单纯的感官满足不同,意志的自律规定了欲望的目的,由此产生的是一种理性的兴趣、善的愉悦


尽管欲望确实是我们的组成部分,但它们往往是由外部世界所引起的。然而由于我们有自主选择的可能,所以我们其实不必迁就欲望。而“自律”,让合乎理性的目的得以实现,让我们的欲望也变得合理有序,伴随而来的不再是痛苦而是愉悦。


因而,如果按照康德的主张,将“自律”运用到现实中作为一种生活哲学,我们不再过度沉迷于某些欲望之中;另一方面,又需要不掉落进入某种他律的“必须”之中,而是发挥主体的自由精神,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理性与克制。


康德认为,让理性为自己立法,而主体自主、自愿地遵循“法则”(也就是自律),因而才不被他者束缚,从而得到了自由。


我们在实现自律的同时,也就实现了自由,这便是“自律给我自由”的真谛所在。


03.

真正的自律,是享受自律的过程


但很多时候,康德与哲学好像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在心中,我们往往会把哲学当作一门学问,一种敬而远之的知识。


进入现代,法国哲学家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主张,我们恰恰需要恢复古典时代的哲学洞见——哲学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


阿多认为,对于哲学,我们不能过分注重于注释古代经典或是卖弄学问,而应该融会贯通,通过哲学来观照和治愈当下的现代生活


阿多十分推崇20世纪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态度,后者的哲学解答不是理论性的,而是实践性的,自己去体验生活、去反思,才能知晓事情背后的规范。



《徒手攀岩》


2018年,一部获得当年学院奖最佳纪录长片的作品上映了,片名叫做《徒手攀岩》(Free Solo)。所谓“徒手攀岩”,是一种无保护的自由攀登运动。纪录片中,主角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准备挑战人类极限,攀登难度异常高的酋长岩(El Capitain)。而在数百米高的岩壁上攀爬,稍不小心就意味着死亡。


纪录片并未着墨过多攀爬过程的惊心动魄,或是渲染其中难度。攀登的篇幅只占据最后十几分钟,而大部分内容,着重在展示霍诺德的前期准备与日常生活。


从通用的眼光来看,霍诺德的生活无疑是“自律”的极致代表,为了攀登,他需要进行周密地计算,绘制路线,查看天气,了解岩石成分……还要不断锻炼自己的身体,找到最佳状态,逼近极限。


但纪录片的重点并非展示成功,也并不强调霍诺德是如何苦行僧般地逼迫自己。



《徒手攀岩》


在纪录片中,霍诺德采用了一种在攀岩中被称为“slab”的方式,难度极高,常常是整个人趴在岩壁上攀爬。在岩石表面凸起只有一两厘米的地方,几乎没有着力点可以抓握,霍诺德却能调整自己的身体动作和形状,把手指头的摩擦力发挥至极致,维持着身体平衡,一点点“抠”着岩壁向上攀爬。


这种攀附方式,需要将平衡感、耐力与情绪控制发挥至极致,它来源于之前60多次失败的积累——为了完成这次攀爬,霍诺德已经准备了近十年。即使有几次尝试看似离成功已经非常接近,他也主动选择放弃,即便这意味着要等待一年后才能重来。


比起最后的结果,霍诺德更加享受的是攀岩的过程本身,是不断挑战和感受自己的身体力量、肌肉与感觉;以及如何把自己放置在大自然中,一点点地适应在岩石崖壁上的攀爬感。


许多热爱挑战的运动者也有着类似的感悟,有一位从2014年起,就开始进行“四万公里环球人力旅行”的探险家徐江军,他不借助摩托、火车、飞机等机器动力型的交通工具,以仅依靠人力的方式,例如划船、骑车、徒步等,来完成全球旅行。


走过许多艰险的地方,但徐江军在接受采访时谈论的不是远方抑或美景,而是自己,“抵达这件事,不只是抵达了我心中一个美好的地方,而是我认识到相信自己的力量……通过自己的力量到达那些地方,完成挑战之后的喜悦,是任何事物无法比拟的。



《徒手攀岩》


如果你觉得这些极限挑战的例子未免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不妨看一看另一部口碑之作,目前豆瓣评分9.6分的运动题材动画《强风吹拂》(2018)


一般运动动画注重刻画热血青春与少年成长,但就像《强风吹拂》的片名一样,似风吹过一般,这部动画的开始有些懒散与漫不经心。因为爱好成立的跑步小组,有人不想上课,有人在为是否找工作烦恼。


动画不只是刻画跑道上的竞争,而着眼于许多日常生活的细节,现实生活的兼顾与抉择,直至如何克服天赋上的差异——这个在竞技体育中难以回避却也难以回答的残酷问题。


《强风吹拂》的解决方式是,展示与关照其中人物的内心,跟着他们一点点追寻自我,并在内心世界不断探索下去。如主角灰二所说:“明天、后天、大后天,该做什么就还得做什么,现实永远都在眼前,那就不要逃避,干脆和现实一起跑吧。”



《强风吹拂》


许多坚持运动的人也有着类似的感悟,“不用想太多,跑就是了”。对于运动及常常与它相伴的“自律”议题,在真正动起来之后,你会发现,最让自己愉悦的,其实不是达成了某些数字或目标,而是对于身体的不断感受与发现,是自己与自己身体的对话。


原来,我们也可以一点点找回对自己身体的掌控能力;原来,我们也可以不断地突破与挑战自己。只要不带着某种必然的“得到”,自律就不会等同于痛苦,它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也往往会远超我们的想象。


这或许才是自律的根本意义,那就是我们真正在享受自律这一过程本身


04.

“自律让我自由”——在世界中找到确定性


实际上,自律并不只关于自身与自我。在霍夫斯特拉大学的亚瑟·多布林(Arthur Dobrin)教授看来,“自律对于掌握外部世界很重要,它也适用于我们所处的内在世界、精神世界、道德世界和关系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加速”的社会中,需要面对诸多不确定性。而真正的自律,能够在充满变化与不确定性的世界中,给予我们勇气;也能通过更为主动的方式,帮助我们直面自己的脆弱。


与其说自律只是“健康”的代名词,不如说它也是“脆弱”(vulnerability)的标志——它并非指向某种情绪,而是强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通过平衡内在冲动与外在诱惑,自律反而建立了一种个人生活的准则:不被外部力量所产生的恐惧压倒,也不在无边际的欲望中迷失。


而这正是我们在当下充满风险、竞争,个人命运难以预料的现状中,能够寻得的一种出路。


1973年,精神分析学者迈克尔·艾根(Michael Eigen)就已经指出,这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已经从自律和掌控,转向了自发性和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最大的安全感来源或许是自律,尽管外部环境无法定夺,但我们尚有锚定自身生活的权力


虽然客观现实或许是,我们被“996”或是照料家庭挤压到个人时间所剩无几,又被户口、住房、养老占去了大部分金钱,但自律仍然是值得我们尝试的生活方式。



《麦克法兰》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律”并非一种确定不变的规则,更不会是某些“必须要做”的法则和要求规范。


让我们再回望康德的教诲,“自律”关于内在完善而并非外在表现。因而我们不必卑屈地去追求某些法则,而是要意识到,我们是在通过自己的理性给自己规定责任,而这正是一种人的自由意志与尊严。


祛除外界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要求与规训,自律也就不再是被包装好的光鲜亮丽的模板,而成为我们从自身出发,做出的真正关爱自我的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自律便能够达到美国心理学者哈维·多夫曼(H. A. Dorfman)口中的效果,“自律是自由的一种形式,能够让人们免于懒惰和怠惰,免于他人的期望和要求,免于软弱和恐惧——以及怀疑。”


佐野洋子在《无用的日子》中写道,“我们生活在长寿社会,没有生存的范本可供参考,必须在黑暗中摸索。首先就要开发吃早餐的方法,然后各自做出选择。”


关于自律,我们可以做的或许是先从吃早餐等小事开始,在点滴中找到自身生活的节奏,并在这些微小的尝试中,填补自身的意义、价值、安全感与确定性,而自律过程的本身,也是对自由更为积极的探索和享受。



《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如前文所述,我们常常认为自律可能会带来痛苦,这种误解的根源正是在于用模版化的单一“自律”,强迫自己接受并不适合自己的方式,于是变得不再相信自律。


与此互文的是,5年前,Keep提出了“自律给我自由”的品牌精神,而面对大家对自律日益加深的误解,这一次,Keep又重新对“自律给我自由”进行了诠释:“自律给了我们快乐的自由”


↑点击收看Keep品牌宣传片《自律给了我们快乐的自由》


Keep一直以来都在陪伴大家更好的开启运动,同时也在不断完善和推出了更丰富的运动多品类课程、更多元有趣注重互动的课程形式,来帮助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让每个人的运动过程更简单、更快乐。


当自律不再是被迫的选项,自律也就能为我们带来更广泛的自由,那些原本看来是“危险”的部分,也成为了突破自我桎梏后的一种选项。


毕竟,真正的自律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节奏,更为主动地坚持并享受自律过程中的快乐,不再将之视为某种必须达到的结果。


自律可以给人自由,自由不止在自律之后,更在自律之中。


参考资料:

1. 《惊奇之旅:简明西方哲学史》,周濂,看理想App


2. 《哲学家的10种生活提案》,徐英瑾,看理想App


3. Abrams, L. (2013). Study: peoplewith a lot of self-control are happier. The Atlantic.


4. Eigen, M. (1973). Abstinence and the schizoid eg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 54, 493-498.


5. Self-control: Can you have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n.d.). https://www.radicallyopen.net/self-control/.


6. Sussex Publishers. (n.d.). The need for self-discipline.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am-i-right/201202/the-need-self-discipline.


7. 《自律的发明:近代道德哲学史》, [英] J.B.施尼温德,上海三联书店


8. 《古代哲学的智慧》,[法]皮埃尔·阿多,上海译文出版社


9. 《中国的极限运动者们:走在人生和世界的边上》,张妍,the Initium Media


10. 自律(Autonomy),方永泉,教育大辭書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