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上战场(与父辈继承为国争光的事例)
清明时节,寄托哀思。
4月1日,70岁的李立波老人,在丈夫及儿女的陪伴下,来到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长眠在这里、从未谋面的父亲——抗美援朝革命烈士李德君。
在苍松翠柏间,安放着李德君烈士的衣冠冢。李立波老人拄着手杖,步履蹒跚,在儿女的搀扶下,来到衣冠冢前,深深地鞠躬,丈夫和子女代她献上花篮。
李立波说:“我父亲是抗美援朝第一批入朝的,1950年10月份就走了,此后就再也没回来。那时候我母亲怀我才7个月。”
回想起以前的岁月,李立波非常难过。她说,父亲上战场的时候,才刚满20周岁,临走时嘱咐母亲,要把孩子生下来,好好地抚养长大,他有可能牺牲,回不来。父亲走后,便没有任何音讯。母亲一直日夜盼望着父亲能活着回来,可是,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也没有盼到。她是个遗腹女,母亲带着她生活很艰难,但是政府给予她们很大的照顾,她跟母亲相依为命地长大。
李立波的女儿田晶辉说:“我和我弟弟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我姥爷是抗美援朝烈士,因为是烈士的后代,我们感到很骄傲。记得小时候,每次学校组织来烈士陵园扫墓的活动,我们都会积极的参与,因为作为烈士的家属,对烈士有更深的感情。”
李立波的爱人田福,也是一名当过6年兵的退伍军人。当年,由于家里出现变故,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军营。他对于军人的理解,更具有家国情怀。
“我是一个当过兵的人,知道当年咱们国家那么不容易,党中央决定抗美援朝,为我们国家打下了今天的基础,没有那次战争,说句实话,现在咱们国家也不会这么强大。在我的心目当中,永远不要忘记这些流血牺牲的先烈,对这些孩子我也是这样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田福说。
田晶辉告诉我们,能把李德君烈士安葬在革命烈士陵园,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也使她母亲有一个精神寄托和安慰。抗美援朝的战士当中,留下后代的为数不多,因此,每年清明节,她与父母来这里祭奠的时候,都一同祭拜那些与姥爷共同战斗过的抗美援朝烈士。
田晶辉说:“我母亲对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有更深的体会,特别是观看一些抗美援朝的系列电影、电视节目等,我们一起都能连着看两遍。作为烈士家属更会感同身受。我们作为家属,可能更多的也是一份骄傲。希望革命先烈的这些精神,能在我们一代一代人身上继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