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有什么简单的高中诗歌鉴赏技

知识大全 2022-07-30 13:44www.worldometers.cn知识大全

诗歌鉴赏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些必要的阅读积累,但是有用的方法技巧还是有的。下面我讲一讲通过平仄抓诗歌重点的方法,以帮助广大高中生读懂诗歌,进而突破诗歌鉴赏这个难点。

一般的高中语文老师,在讲到诗歌鉴赏时,会依据高考内容,总结出从字句、意象、情感、手法到语言风格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体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作用有限。因为这些知识要发挥作用,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读懂诗歌。读不懂诗歌,一切皆是枉然。

高考试题中的诗歌大多都是唐宋时代的诗词,而唐宋时代的诗词,平仄已经定型,而平仄中又蕴含着诗人的抒情意图。我们如果能掌握平仄,就能抓住诗人的写作重点,从而抓住一首诗的核心,理解它的主要内容。

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平仄

平仄不难。现代普通话里的一声、二声是平声,三声、四声是仄声。作为一个高中生,判定一个字的声调,应该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且作为高中生判定一首诗的平仄时,并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去判定,而是两个字一组去判定。

需要说明白的是,唐宋时期的语音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我们利用普通话判定的平仄,并不一定符合原诗的平仄,但是我们根据平仄的一些规律,可以进行调整,从而让平仄符合原诗格律。

现代普通话的声调,平声调值高,仄声调值低。但古代却恰恰相反,平声调值要低,仄声调值反而要高。因此仄声一般都是诗人特意强调的地方。我们标出平仄后,将仄声的地方用着重符号标出来,就是这首诗中需要重点理解的地方,减少阅读量,抓住精华。

标平仄抓重点的步骤

首先声明,这种方法适用于律诗。像词这种体裁,因为平仄相对要复杂些,不作介绍,以免加重高中生学习的负担,增加学习成本。下面我就讲一讲操作步骤:

  • 1.确定首联平仄

要给律诗标平仄,最重要的是确定首联的平仄。只要确定了首联的平仄,其他各联的平仄,我们可以依据格律往下推,而不必一个一个去判定,提高效率。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我们判断平仄以两字为一组,每一组的平仄由第二个字决定,那么标注平仄就有两种形式了:

  • 五言律诗:— — / — — / —
  • 七言律诗:— — / — — / — — / —

五言律诗一句三个平仄符号,七言律诗一句四个平仄符号。平声我们用横线“——”表示,仄声用竖线“丨”表示。如:

  • 白日依山尽 丨 — 丨
  • 少小离家老大回 丨 — 丨—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句之中,平仄是相互交替的(除过最后一个字)。另外一个规则是:两句之间,平仄相对(首句最后一字可平可仄)。如: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丨 — 丨,— 丨—。
  •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丨 — 丨— ,— 丨— —。

只要我们确定的首联平仄符合以上两个规则,那就没有问题。如果不符合,我们就要分析调整,让它符合以上两个规则。如: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中的诗歌《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其首联为“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按照普通话的声调,它的平仄是:

  • — —丨—,— 丨— —。

我们发现第一句是不符合格律要求的,那么是哪个错了呢?不管是依据平仄交替的规则,还是平仄相对的规则,我们都能很快发现,第一句第一组的平仄有问题,此处应该为仄声。而此处也确实是仄声,“失”在古代为入声字,属于仄声。

  • 2.推导其他平仄

律诗八句四联。我们确定了首联的平仄后,其他各联的平仄就能很快推导出来。

律诗押平声韵,因此我们可以首先确定二、四、六、八句最后一字为平声

再根据平仄相对的原则,我们可以确定一、三、五、七句最后一字为仄声。其中第一句比较特殊,最后一字可平可仄,需要自行判断。如果是平声,就说明这个字押韵的。

律诗两联之间,平仄相粘,因此第三句(除最后一字)的平仄与第二句(除最后一字)相同。以此类推,第五句的平仄与第四句相同,第七句的平仄与第六句相同。

确定了奇数句的平仄后,根据平仄相对的原则,就可以确定偶数句的平仄了。如2020年高考全国一卷中的诗歌《读史》,我们可以这么确定它的平仄:

  • (1)先标韵脚字为平声,再据“平仄相对”原则标奇数句最后一字为仄声;首句最后一字可平可仄。
  • (2)确定首联的平仄。两字一组,以第二字为准。符合“平仄交替”与“平仄相对”原则。
  • (3)据“平仄相粘”原则,将第二句的前三组平仄挪至第三句。
  • (4)据“平仄相对”原则,将第三句反转即为第四句平仄。
  • (5)再据“平仄相粘”原则,确定第五句平仄。
  • (6)再据“平仄相对”原则,确定第六句平仄。
  • (7)以此类推。
  • 3.抓取重点字词

律诗中的仄声与押韵部分为诗人特意强调之所在。抓住了这些地方,就抓住了一首律诗的关键。如上面所示这首《读史》,其需要特别留意的地方是:

  • 自古 亦苦辛,终欲付何人?(“付何”与“人”不能分割,故一起摘出。)
  • 黮暗 误,末俗 更乱真。
  • 糟粕 非粹美,难写 是精神。(“是精”与“神”不能分割,故一起摘出。)
  • 岂尽 意,独守 纸上尘。

重点研读,读懂诗歌

上面摘录出来的地方,就是我们要重点研读的地方。弄懂了这些字词,整首诗的意思我们就能弄懂了。

第一句,诗人强调“自古苦辛”,说从古到今都很辛苦。我们把“功名”往进一放,立马明白说的是建功立业很辛苦。第二句,诗人强调“终”,说的是终了,结合题目《读史》,我们不难明白,“行藏终”即人一生的行事终了之后。“付何人”,托付给谁呢?这看似疑问,其实在说无人可以托付。为什么呢?答案在承接的第二联。

第三句强调“黮暗”,试题注释为“蒙昧,糊涂”;“误”为错误。两相结合,不难理解,这句是在说写史之人蒙昧糊涂,弄错了当时的情况。第四句强调“末俗更乱真”,即后世的流俗更让真相混乱。这就是为什么王安石要说“行藏终欲付何人”了。

第五句强调“糟粕非粹美”。试题注释“糟粕借指典籍”,即史书。因此这句是说史书上的记载并不精美。第六句强调“难写是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是难以描写的,史书上是难以表现出来的。

第七句强调“岂尽意”,运用反问句式,增强语气,告诉我们史书难以写尽贤能之士的品格学问。第八句强调“独守纸上尘”,是在说守着史书只是守着如纸上尘土般的糟粕而已。

题目最后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只要看懂了诗歌,就很容易答出来:记录的历史难以做到绝对客观,其与真实的历史总有出入差异。给我么的启示也就显而易见:读书不可尽信书,应秉持批判的精神,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要说的利用平仄读懂一首诗歌的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只能用于唐代以后的律诗(包括律绝)分析,其他的体裁就只能是爱莫能助了。这种方法只是帮助我们抓住诗歌重点,但是重点字词抓出来之后,如何解读,还需要我们高中生多多阅读,多多积累,学好文言文,理解我们常见意象的含意。否则,抓住重点,也还是读不懂诗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