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片说明书(甲钴胺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长期
大家好,我是一名内科医生。谈到“甲钴胺”这个药物,我想糖尿病患者应该是最熟悉的。因为不少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会出现手麻、脚麻、肢体蚁行感、袜套感(就像有蚂蚁在身上爬的感觉)等临床症状。这其实就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所导致的。这时医生往往会给你开上“甲钴胺”这个药物,那这个药物具体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呢?长期服用有什么副作用呢?今天我就以此来做一篇科普讲解。
甲钴胺的简单介绍
●甲钴胺它其实是日本卫材公司开发研制的抗贫血药物,别名又叫维生素B12,可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所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维生素B12在我们体内两种辅酶活性的形式之一。注意了,维生素B12的另一辅酶活性形式5‘-脱氧腺苷钴胺接受来自CoF递来的甲基,从而生成“甲钴胺”。
●从药物机制方面来看,它对于我们人体蛋白、核酸、磷脂和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细胞分裂、四氢叶酸类辅酶的循环利用、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中间产物转变、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保持有鞘神经纤维功能的完整性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大家看到这些不要觉得乏味,正是基于此,所以临床上有多种疾病根据其不同的致病机理则可通过选择甲钴胺来进行有效治疗。
甲钴胺的作用机制
●甲钴胺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①糖尿病神经病变可以说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主要致残的因素之一。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2/3的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病变,而这后果就是患者产生剧烈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甚至引起下肢坏疽而截肢。经过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主要是因为糖尿病导致轴突萎缩变性,甚至消失,髓鞘阶段性或弥散性皱缩或脱髓鞘,郎飞结结间长度发生改变。
②而甲钴胺作为一种活性维生素B12制剂,有明确的动物实验证实,甲钴胺可进入神经细胞内,因为甲钴胺在甲基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对神经细胞内合成用于组成轴突结构蛋白至关重要。另外它还可以促进髓鞘的主要组成成分卵磷脂的合成,参与重要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基于其在神经系统这一系列的作用机制,所以甲钴胺可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
●甲钴胺用于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大家可能听的不多,它其实是神经内科的一种常见病,这是由于面神经炎所导致的。为什么甲钴胺可以治疗这个疾病呢?前面我也谈到,甲钴胺它是一种新的辅酶型维生素B12,周围性面瘫患者应用甲钴胺可以起到促进神经系统内核酸、蛋白质的合成、轴浆的转运、神经髓鞘的形成和轴突再生等功效。从而起到治疗的目的。
●甲钴胺用于青光眼性视野损害
青光眼我想很多人都听过,它是眼科的常见病,而视野进行性损害就是青光眼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这个疾病在治疗上降低眼压是保护视野的必要条件,但良好的眼压控制并不足以让视野得到完全的保护,所以改善视神经的血供和促进视神经再生也是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而甲钴胺对神经有着高度的亲和力,能促进神经再生,所以对青光眼视野损害有稳定作用。
●甲钴胺用于其它疾病
它还可用于肘管综合征(刺激轴突的再生,从而修复损伤的尺神经);巨幼细胞性贫血(甲钴胺是人体血清中最主要的活性维生素B12的存在形式,可参与体内叶酸代谢,能维持血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从而促进正红血母细胞的成熟、分裂)以及突发性耳聋、慢性酒精中毒性神经病、断指再植后手指感觉的恢复、植皮手术后神经再生等多种与神经功能修复相关联的疾病。
长期服用甲钴胺有什么副作用?
●我们有句古话说的好,是药三分毒,所以我觉得抛开治疗空谈副作用不太现实。相信大家仔细去看任何药物的说明书,关于副作用这一栏中都写的非常多、非常详细,那我们还要不要用呢?所以对于甲钴胺也是一样,临床上也陆续有过报道患者服用后出现周围神经性水肿、过敏反应、低血压晕厥、面部红肿等不良反应。
●所以个人认为应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虽然我上面在甲钴胺的适应症上谈到了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性面瘫、青光眼等疾病。但是请注意,它并不是这些疾病特效药,仅仅是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我的建议是如果服用一个月以上仍无效,则无需再继续服用,如果感觉服用后有效果,症状得到改善,那接下来还需服用多久由你的主诊医师根据你的具体病情、恢复情况综合评判,个体化调整,但要注意监测血维生素B12水平。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综合国内外文献以及个人经验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学到了,不要吝啬,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1.唐丽,刘爱艳.甲钴胺的不良反应(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7048.
2.周增学.甲钴胺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06,28(5):418-419.
3.彭颜晖,郭念琨,等.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3,26:438-439.
4.郭文毅,孙兴怀.甲钴胺治疗青光眼性视野损害.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