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预警机(中国舰载预警机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知识大全 2022-07-30 18:36www.worldometers.cn知识大全

我国的航母舰载预警机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到目前为止,已经服役的只有依靠直-18平台改造的直-18J预警直升机一种。此外,我国研发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已经开始试飞工作,多次被军迷拍到,也不算是什么新闻了,可想而知,如果我国的弹射型大型航母服役,那么固定翼舰载预警机就能及时上舰,这个不会有问题的。

图为我国现役的直-18J预警直升机。


不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的直-18J舰载预警直升机,还算是比较先进的,他比起英国以EH-101“灰背隼”直升机为平台,搭载全新的“鸦巢”预警雷达系统而研发的默林Mark-2型预警直升机要先进的多,也比俄罗斯搭载无源相控阵雷达的卡-31预警直升机更强,算是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预警直升机了,这个倒没有什么稀奇的,毕竟我国的预警机技术,目前就是世界第一,因此预警直升机先进也是很正常了。

图为我国直-18J预警直升机的内部,可见其操控台就有4个,比E-2C都多。


直-18J预警直升机最大的优势是他的内部空间大,其机舱内可以容纳6人,以及预警直升机所需的发电机组、雷达设备、处理设备、指控台等,这6人包括2名飞行员,4名指挥人员。而4名指挥人员中,又包括1名雷达操作员、2名空情指挥官和1名总指挥官。与其相比,美国的E-2C固定翼舰载机预警机中,只能容纳4人,其中除了2名飞行员外,只有1名指挥人员兼指挥官和1名雷达操作人员兼维修员,分工紧张,指挥效能不如直-18J。

图为俄罗斯卡-31预警直升机雷达打开状态,巨大的雷达天线,转动起来对飞机的飞行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卡-31飞行速度偏低。


直-18J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13.8吨,是在我国的海军型直-18基础上发展而来,取消了船型首,配备3台涡轴-6C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较高,可达336公里/小时,他最大航程为900公里左右。这里就要提到直-18J的另外一大优势了,那就是雷达尾置,且雷达体积小,在平飞时,对飞机的机动性和气动外形影响较小,不像其他的预警机,伸出去一大块雷达天线,对直升机的高速性能有很大影响。

图为我国研发的JZY-01舰载预警机的验证机。


类似的预警直升机中,俄罗斯的卡-31是比较出名的一种,他最大起飞重量为11吨,但是他只有4人在飞机内,其指挥组人员和E-2C的编制一样,由于他的雷达是一面巨大的无源相控阵雷达,在搜索时还需要机械旋转起来,因此在搜索状态下,卡-31几乎无法平飞,因此他最多只能算是“会飞的雷达”,起到一些延长预警距离的作用,他的最大平飞速度也只有200多公里/小时,和直-18J比起来要差不少。

图为我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卫星照片,他已经生产下线了,意味着他开始了量产,今后上舰是大势所趋了。


再看看英国的默林Mark-2预警直升机,他搭载一部“鸦巢”预警系统,使用的雷达是上世纪80年代就研发成功的“搜海”雷达,不过改进到了“搜海-2000”版本,该雷达天线巨大,安装在飞机的左侧机体上,平时收起来在左侧机体向外,工作时需要掉在左侧机体下部,他安装了雷达天线罩,因此雷达的转动不会对飞机造成气动影响,但是由于雷达系统巨大,因此对飞行的平衡性和飞行性能都有影响,外申一个过大的雷达天线罩,也使得飞机无法快速飞行。

图为武汉船舶研究院航母系统联调楼上放置的舰载固定翼预警机模型,意味着海军肯定要装备这款预警机了。


过去,英国打算为默林预警直升机更换以色列制造的EL/M-2052有源相控阵贴片式雷达,这当然是最好的,但是由于价格问题作罢。另外,和中俄预警直升机使用相控阵雷达不同,默林直升机只使用了搜海-2000脉冲多普勒雷达,该雷达虽然能抵抗一些海面杂波,但是探测的精度、灵敏度都不如相控阵列雷达,英国在预警直升机上依然处于一个较为低端的水平。

图为英国的默林预警直升机,他巨大的鸦巢雷达,看上去非常别扭,对飞机的飞行也有不好的影响。


当然,再先进的预警直升机,也是不如E-2C固定翼预警机的,原因很简单,一个是航程,一个是速度,一个是飞行高度。这三个方面,固定翼预警机优势巨大。说起来,E-2C可以在距离航母300公里处进行长时间的巡逻搜索,以回形针路线飞行,最大可以对空中超过400公里,海面超过200-300公里的目标进行搜索,改进后的E-2D更是用上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的精度和跟踪的目标数也提升了。

图为我国未来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设想图。


比起来,直-18J就只能在距离航母最远200公里处巡逻,加之雷达的探测能力不如固定翼预警机,因此主要还是起到被动防御的作用。不过,我国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也早已经开始试飞,他的外形接近美国的E-2C,当然,他装备的是一部巨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性能和美国的E-2D接近,其机尾和E-2的多片式垂尾也一致,目的是降低垂尾的高度和面积,防止造成雷达搜索盲区,使用多片式垂尾,也能在降低垂尾面积后不至于降低垂尾效率。

图为我国未来舰载固定翼预警机设想图。


该预警机此前曾以JZY-1号的编号出现,也就是“舰载预1号”,目前该飞机已经生产多架,恐怕已经在静静的等待能够使用他的大型航母服役了,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拍着胸脯说,我国的舰载预警机技术,进入世界第一流水平了。当然,目前我国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已经生产下线,如果我们抛开在航母上服役不说,单单就说预警机本身的技术的话,我国现在的舰载预警机,就能说是第一梯队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