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尝出游(《陶侃》古诗原文及翻译)
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
徙家庐江之寻阳。
侃早孤贫,为县吏。
庐江太守张夔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
夔妻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
时正寒雪,诸纲纪①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
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
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②于斋外,暮运于斋内。
人间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
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
迁都督荆、雍、盖、梁州诸军事。
侃性聪敏,勤于吏职。
终日敛膝危坐,阃外③多事,千绪万端,罔有遗漏。
远近书疏,莫不手答,笔翰如流,未尝壅滞。
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博之具,悉投之于江,吏将则加鞭扑,曰:樗④者,牧猪奴戏耳!老庄浮华,非先王之法言,不可行也。
君子当正其衣冠,摄其威仪,何有乱头养望⑤自谓宏达邪!有奉馈者,皆问其所由。
若力作所致,虽微必喜,慰赐参倍;若非理得之,则切厉呵辱,还其所馈。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殖,家给人足。
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⑥,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
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
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侃性纤密好问,尝课诸营种柳。
都尉夏施盗官柳植之于己门。
陶侃侃后见,驻车问曰:此是武昌西门前柳,何因盗来此种?施惶怖谢罪。
时武昌号为多士,侃每次酒有定限,常欢有余而限已竭,或劝更少进,侃凄怀良久曰: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
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城人。
迁家到庐江的寻阳。
陶侃很早成了孤儿,家境贫穷,后来当了县吏。
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名声,升为主簿。
一次夔妻有病,将到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
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提出前去,众人全佩服他重道义。
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
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
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
他励志勤勉努力,都像这类事情。
升为都督荆、雍、益、梁州诸军事。
陶侃性情聪敏,勤于官吏职事。
整天并膝端坐,统兵在外事情很多,千头万绪,没有遗漏。
远近的书信奏章,没有一件不亲手答复,笔写如流,不曾阻塞停滞。
他常对人们说:大禹是圣人,竟珍惜寸阴,至于一般人,应当珍惜分阴,怎么能安逸游乐放纵醉酒,活着对时代没有益处,死了在身后没有名声,这是自己抛弃自己啊。
各位下属有的因为谈笑戏乐荒废政事,就命令人取来他们的酒器、樗蒱赌博的器具,全都投到江里,对官吏、军将就惩罚鞭打,他说:樗蒱是放猪人戏玩的,老庄浮华不切实际,反对先王符合礼法的言论,是行不通的。
君子应当端正衣冠,保持自己庄严的容貌举止,怎么能有披头散发故意做作以博取声名而自认为广博通达的作法呢!有人送来馈赠品,他全都询问物品来处。
如果是自己出力劳作得到的,即使微小一定很高兴,安慰赏赐多倍;如果不是合理得到的,就非常严厉地呵斥羞辱,退还他的馈赠品。
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做什么?那人说:我走路见到稻谷,姑且拔了一把。
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却戏笑毁害别人的稻谷!让人捉住他打了鞭子。
因为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当时造船,木屑和竹头他全让人收起管好,人们全不理解这原因。
后来元旦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晴,大厅前雪化了还很湿,于是用木屑布在地上。
等到桓温攻伐蜀地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钉组装船。
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陶侃性情细致好问,曾督促几个军营栽种柳树。
都尉夏施偷来公家的柳树栽到自己门前。
陶侃后来见到,停车问道:这是武昌西门前柳树,凭什么偷来这里栽?夏施惊惧谢罪。
当时武昌号称人才众多,聚会时,
陶侃每次饮酒都有一定限度,常常是欢乐有余可是饮酒限度已尽,有人劝他再少饮些,陶侃内心悲伤很久说:我年轻时曾因饮酒有过失,去世的母亲约束我,所以不敢越过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