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唐诗三百首的下一句(如何理解“熟读唐诗三
问题:如何理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
......
前言
阅读学习诗作诗的基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种说法对于古人来说是有道理的,用在今天就不合适了,因为这里有一个基础条件,就是现代人关于作诗的基本知识不甚了解。
一、蘅塘退士记录的谚语
《唐诗三百首》的作者蘅塘退士(孙洙)是乾隆十六年进士,他在《唐诗三百首》的序言里写到:
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易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
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乖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
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以是编验之。
蘅塘退士自负地说,我的《唐诗三百首》,不是远胜于《千家诗》吗?所以他引用了一句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请用我蘅塘退士的这本书来验证这句谚语吧!
二、古人为什么可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关于学诗之法,元朝诗人杨载在《诗法家数》说:
诗有三多,读多,记多,作多.
杨载认为,如果要做好诗词功夫,一定要多读、多记,但是还要多练。“熟读唐诗三百首“就是”读多、记多“记多的意思,至于”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有讲究的。
唐朝的读书人因为科举的原因,一定要学习近体诗的创作,否则考不了进士。因此诗词创作的基本功训练是读书人启蒙的内容。例如骆宾王七岁咏鹅,杜甫自夸: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扬。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壮游》
虽然元朝明朝很长一段时间科举不考近体诗创作了,但是读书人学诗是必须掌握的技能,清朝康熙年间恢复了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蘅塘退士编写《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已经恢复诗赋取士很多年了,读书人和唐朝一样必须学习作诗。
”不会作诗“的读书人应该是不太善于作诗,而不是根本就不会作诗,所以说他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有道理的。
三、现代人为啥不可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现代人熟读唐诗宋词的人太多了,有几个能填词作诗呢?原因并不是现代人笨,而是我们不学习作诗的基础知识了。
唐宋到清朝考的试帖诗大多是五言排律,例如白居易在贞元十六年(800)省试的试帖诗是《玉水记方流诗》:
良璞含章久,寒泉彻底幽。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似风摇浅濑,疑月落清流。
潜颍应傍达,藏真岂上浮。玉人如不见,沦弃即千秋。
这种诗第三句到第十句要两两对仗:
矩浮--光--滟滟,方折---浪---悠悠
凌乱--波纹---异,萦回--水性---柔
还要黏连例如”折、乱“。这些知识对于今天没有学习过的人来说不可能做对,而对于古人来说如同九九乘法表一样必须掌握。
所以对故人来说”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可以的,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太可能,因为大多数人只会作顺口溜而已。
结束语
下面做个小实验,不分什么古体诗和近体诗(即格律诗),只需要把下面的几首符合旧体诗基本条件的诗判断出来就可以。
1、涧草因风隔夜生,柳溪收雨带烟径。无人野渡空舟畔,坐听黄鹂深树鸣。
2、紫塞倚天风,横戈雪满冰。单于望踯躅,杀气角声中。
3、天风吹落角声寒,明月孤城回首看。今日洗兵歌舞地,雁书不写远征难。
这三首是老街自己写的绝句,有的诗不符合旧体诗最基本的规则。对于学过诗的人来说非常简单,但是对于没有学过旧体诗创作的人就有点难度。您看看上面哪一首是对的?
如果能判断出来的人才有资格说”不会作诗也会吟”。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