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华寺(韶关南华寺的历史是什么)
南华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禅宗南宗祖庭。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印度高僧智药三藏率徒前去五台山礼拜文殊,回国途中云游至曲江曹溪口,掬水饮之,甘冽异常,于是溯源而上,意外发现了一处山奇水秀、古木参天的宝地,“宛若西天宝林山”。他认为“此山可建梵刹”,便告知韶州刺史侯敬中,继而又通过奏折为梁武帝萧衍所闻,这便有了南华寺的前身宝林寺。
“南华禅寺”之名始于宋代,不过如今寺中却看不到宋代的痕迹。仰望曹溪门,行过五香亭,步入宝林门,继续向前,首先是供奉弥勒佛的天王殿,继而有供奉释迦牟尼的大雄宝殿,然后便来到收藏历代珍贵经书的藏经阁。藏经阁之后是南华寺最古、最高的所在——灵照塔 ,它是唐玄宗时为供奉六祖真身而建,唐宪宗随后赐名“灵照之塔”,初为木塔,屡毁屡建,直到明成化年间改修五级砖塔,屹立至今。塔后为六祖殿,如今承担着灵照塔初建时的功用。慧能大师的真身供奉于殿中,宝相庄严,心生敬畏。陪伴左右还有憨山和丹田两位大师,无声注视着世间的纷繁与无常。
宝林寺走向极盛并最终成为禅宗南宗祖庭,是从唐仪凤二年(677年)慧能来到宝林寺主持寺务开始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当年达摩从印度来华,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时,肯定不会想到这将成为中国文化的符号。五祖弘忍之后,禅宗一分南北,神秀创建北宗,慧能引领南宗。慧能,这位出身贫寒、目不识丁的宗教改革者,以其天才的诠释重启了佛教,并在其众弟子的提倡下发扬光大,使南宗成为事实上的禅宗正统,也成为事实上的中国佛教主流。
本文文字及照片除注明外均为司图博行原创,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