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的奔马图(被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奠基者
徐悲鸿是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徐悲鸿的绘画成就不必多言,《奔马图》名扬海内外。可能由于画名太甚,掩盖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公允的说,徐悲鸿的书法可称一代大家,篆刻亦是擅长,但稍逊于书法、绘画之水平。
徐悲鸿的书法成就
徐悲鸿年轻师从康有为,康有为收藏的书籍、碑帖极为丰富,徐悲鸿一一浏览,大开眼界,深受其碑学思想的影响。他在六朝书法尤其在北碑上下过苦功,认真临习过《郑文公碑》、《魏灵藏造像》、《散氏盘》、《虢季子白盘铭文》、汉《子游残石》等,并对商周甲骨文、钟鼎文及汉魏碑志、造像字体、唐、宋、元、明、清墨迹认真系统的研究过,真、草、隶、篆无不精读。
晚晴民国时期,因不断出土书法新资料,各种书法流派的转换实践经验甚多。徐悲鸿在总结他人长处的同时,在书法中融入自身的绘画观,在新背景下对传统的“书画印一体”的艺术思想做了新的诠释。
具体表现为,徐悲鸿认同“书画同源”,讲究金石的“劲气”与“天真”,提出书法之道在于“德”、“情”、“形”、“使转”及其之间的关系。在书法实践中,徐悲鸿倡导“致广大,尽精微”,兼容并蓄,对待历史碑帖同重,同时广泛吸收弘一、于右任等当代大家的长处。正是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徐悲鸿的书法作品得碑帖精髓而出以己意,在其一幅作品中,常常能看到多种碑帖流派之精髓,风格变化多端,绝少雷同,与郑板桥等断章取义的抄袭经典的面貌截然不同。
总结下来,徐悲鸿的书法艺术风格古朴天真,浑穆雅丽,或行或草,或行草结合,给人以极为强烈的震撼,字的结体极为开张,用笔似不经意处却富于变化。而无论楷、行、草书,均能熔入他独有的法度与技巧,雄古苍劲,豪气纵横,淳厚多姿,堪称一代大家风范。
徐悲鸿的篆刻造诣
徐悲鸿学习篆刻也是师从于康有为,篆刻作品存世量不多。对于篆刻之道,徐悲鸿有着“印外求印”的主张和大篆如印的成熟观点。观其创作,偏好重心下移,所以字形略扁,尽靠边,中多空地。
下面以徐悲鸿仅见的几方篆刻作品为例:
左一“江南贫侠”印,明显取法与吴昌硕弟子赵古泥,颇具剥蚀残损的金石气。左二“颠沛必于是”印,则取法于战国古玺,以双刀技法,表现纤细洁净的线条美。左三、左四,分别为“道心惟微”印和“精爽”印,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徐悲鸿妙造自然,忘其形迹的书法观。只不过“道心惟微”一印略显松垮,远不如“精爽”印寓险绝与平淡,精彩非凡。
可以看出徐悲鸿篆刻作品,因实践甚少,虽可称得上精通,但离食古而化的大师境界,还是有一定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