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是从哪里走到哪里(清末时期,闯关东、走

知识大全 2022-07-31 20:21www.worldometers.cn知识大全

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是中国历史上三次著名的人口大迁徙。

走西口

走西口中的“西口”具体指代的地方现在有点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地方:

  1. 山西北部的黄河渡口杀虎口;

  2. 河北张家口以西

其中杀虎口的呼声比较高,但从广义上来说,走西口实际又泛指从山西、陕西、河北北部出发到内蒙古的一条穿越诸多关口的路线。

■走西口干什么?

走西口的动机是一种商业活动,大约从明代中期开始兴起,走西口的大部分都是山西人,又由于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民生活艰难。因此走西口又是为了谋求生存的人口迁徙活动,这些难民从北部出发,主要往内蒙古地区移动。

■为什么要去内蒙古呢?

随着元朝的残余势力消亡,内蒙古地区的政权试图和明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因此对于内地汉民总体上比较欢迎他们到内蒙古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特别是“隆庆和议”之后,明朝和鞑靼结束了敌对的关系。

双方之间开关互市,因此让内蒙古成为了走西口的主要地区。


闯关东

所谓的“关东”是指山海关以东地区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东北地区,其时间大致是从清朝同治年间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的以山东人为主的到关东地区谋生的人口迁徙活动。

■闯关东干什么?

满洲人统一中国后,为了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民俗风气以及八旗子弟在这里的生机问题,一直奉行着严厉的分界而治,以山海关为分界线把关内和关外的人隔离开来,关内的人严厉禁止到关外去。

在康熙年间,甚至一度颁布命令说“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其实就是清政府分界而治的一个表现,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要说“闯关东”,而不是“走关东”,说明在当时到关外去谋生是一件风险特别高的事情。当时就有一种说法叫“富走南,穷进京,死逼梁山下关东”的说法。

时间眨眼来到清朝晚期,随着俄国人不断染指东北这块土地广袤,但人口十分稀少的地区,清政府废除了禁令,转而鼓励内地人口到东北地区开垦荒地,振兴关东地区的经济。在闯关东的4000万人口中,其中尤以山东人最多,人数高达将近2000万人,是中国历史上人口最多的迁徙活动。

“闯关东”有点类似于美国的“西部大开发”,是人们到关东地区这块人烟稀少的广袤地区实现个人奋斗的一段历史,但这种奋斗更多的是建立对“活下去”的渴望之上。


下南洋

所谓的“南洋”也就是东南亚地区,下南洋从明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其兴起的背景是由于海上贸易的繁荣,以及其内部社会环境的动荡导致沿海地区的人民到南洋地区从事经商或打工的人口迁徙活动。

今天在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基本上都是“下南洋”的表现,这些人的祖辈从明清时代就迁徙到南洋地区奋斗,从此融入到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中。因此,现在很多东南亚人的祖籍都是福建或广东地区的人,譬如泰国总理英拉的祖籍就在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梅教村。

■下南洋干什么?

这些迁徙到南洋地区的华人并不全然都是去经商,也有一部分是被招募到南洋地区打工,或者躲避国内的动荡局势而逃避到南洋地区谋生。

在明末和清朝晚期这一迁徙活动比较频繁,在欧洲列强殖民南洋地区时代,曾到沿海地区招募华人到南洋从事经济建设活动。这也让很多人贩子钻了空子,表明打着招工的旗子,暗地里却从事的是人口买卖活动,将那些不明真相的华人贩卖到南洋或欧洲地区从事劳奴工作。

在黄飞鸿系列电影中,这样的场景出现过很多次。

总的来说,不管是走西口、闯关东还是下南洋,其实都是内地华人在无法谋生的情况下迫不得已的表现,也因为这样成为展现中国人奋斗精神的缩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