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冻夏啥冬蔵(“春捂秋冻”怎么理解)

知识大全 2022-08-01 11:54www.worldometers.cn知识大全

“春捂秋冻”是我国一条人人熟知的养生保健谚语,元代养生家邱处机《摄生消息论》中讲到:春天“天气寒暖不一,不可顿去棉衣……时备夹衣,遇暖易之,一重减一重,不可暴去。”秋季则“寒甚方加棉衣,以渐加厚,不得一顿便多,唯无寒而已”。简单的讲就是春天要慢一点脱棉衣,秋天则不要过早穿棉衣。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讲,“春捂秋冻”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黄帝内经》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说春季冰河解冻,万物复苏,但阳气初生而未盛,阴气始减而未衰,人体肌表对应气候转暖开始疏泄,但其抗寒能力相对较差,为防春寒和气温变化,必须注意保暖,使阳气不致受到伤害,这就是“春捂”的道理。“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意思是说到了秋季气温转凉,阳气潜藏,阴气初生而未盛,阳气始减而未衰,人体阳气跟随自然界的变化开始慢慢收敛,若一下添衣过多,会妨碍阳气的收敛。适当地接受一些冷空气的刺激,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和阳气的潜藏,而且对人体的应激和耐寒能力也有所增强。这就是为什么要“秋冻”。

但是,“春捂”和“秋冻”都要适度。

春捂,千万别捂过头。“春捂”是为了更容易适应季节的变化,但是不能过汗。春季气温时高时低,如果升温了还里三层外三层的话,出汗多也会引起病理变化。“春捂”一定要掌握一条原则,就是不能出汗但又暖和。

秋冻,千万别冻得瑟瑟发抖。一般情况下,初秋暑热未消,气温仍高,仲秋天气变凉,却不甚寒,可以 “秋冻”;而晚秋及秋冬交接时(通常白天气温低于15℃),常有强冷空气侵袭,则不适合“秋冻”,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秋天适当“冻一冻”有好处,但不是人人都适合的。平素容易有手脚冰凉、腹泻便溏、胸闷气喘等症状,属于的气虚、阳虚体质的人都不适合“秋冻”;老人和孩子御寒能力弱,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也不太适合;此外,还有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也不宜进行“秋冻”,如冠心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等。另外,“秋冻”需要注意一些部位:脖子“秋冻”易感冒,肚脐“秋冻”易腹泻,关节“秋冻”易炎症,双脚“秋冻”易导致邪气深入。

“春捂秋冻”的道理其实和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相似。中国古人强调自身的阴阳与天地相应,养生要遵守天地阴阳之道,所以提出了“春捂秋冻”的说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根据自身体质灵活应用!

文:中日友好医院男科 王浩浩硕士研究生 王传航教授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