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导演电影(姜文的电影很多人看不懂,为什么
现在的问题是说看不懂姜文电影的那波人和说他电影牛的人是不是一波人?
如果不是一波人,说明说姜文电影牛的人看懂了影片,或者至少说他们自己认为自己看懂了。
如果是一波人,也觉得姜文电影好像牛,也说明他们喜欢影像语义模糊和含混带来的“眩晕”感觉。
无论是上面两种情况的哪种情况,都会归为一个问题,“看懂”真正的涵义是什么?
被“看懂”的影片的重要特征就是它在逻辑和因果关系上的自洽。那么界限究竟在哪里?超出界限多少仍然在人类思想结构中被理解?超出这个区间是否就被界定为“烂片”?
我觉得没有一个量化的区间存在,但是这个理解区间肯定是因人而异的。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个人对于一部影片的感受都是独有的,是有异于其它人的。
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姜文的影片到底好不好,如果好又好在哪里。
姜文并不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从1994年第一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开始到2018年的《邪不压正》,24年间一共创作了6部电影。
他前三部影片风格迥异,后期的三部影片风格统一,但和前面三部又有所不同。虽然姜文没有承认过,但我觉得他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着特吕弗《四百击》的影子。
中国内地的电影并没有像法国电影那样经历一次“新浪潮”的洗礼,然而姜文的处女作还是体现出不同于其他第五代导演们的美学风格。《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姜文所有的电影中风格化最不明显的一部,也是他才能的一次集中性爆发。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如果把《阳光灿烂的日子》说成内地最好的青春片也不为过。现实世界青春时期少男少女的懵懂、迷茫、好奇和放浪形骸所呈现出的无逻辑,无来由和影片去中心化的散点叙事形成了完美观照。
然而姜文并没有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六年后带来了一部风格迥异的野心勃勃之作《鬼子来了》。姜文一反常态地采用了黑白影像,估计也有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的影响因素在里面。影片不是一部标准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已经有着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
但它对于观众又不是十分地友好,影片从一个非常规的视角来观察日军侵华时期中国农民的历史姿态。影片没有出现迎合观众的民族情绪渲染,没有痛快淋漓的情感宣泄。冷静的摄像机在运转记录着发生的一切,没有怜悯和痛惜,只有冷眼旁观。
至于他的第三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玩得最嗨的一次。他过于追求形式和风格上的出位,导致影像呈现出一种割裂感,与观众形成一种“暧昧”的互动,明晃晃的太阳光发出的刺眼光芒令人昏昏欲睡。虽然你不一定看懂了什么,但你会有一种午后蝉鸣蛙叫中的惬意。
接下去三部电影《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和《邪不压正》可以算作姜文的“民国三部曲”。这一时期的姜文影片的风格与他的性格是最接近的,他用荒诞的形式来重构民国史,将现代的目光回填到民国时空,其背后的深意值得玩味。
同《太阳照常升起》一样,姜文还是想用“出格”的形式来输出他的影像观,他也将自身的性格移植到了其它人物角色上面,使影片散发着着浓浓的“姜文味道”。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作者性”,他以显性的身份在场,这在整个电影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然而如此鲜明的作者风格也容易让观众出戏,究竟是观众透过姜文的眼睛看影片,还是透过摄影机回看姜文,这种观看上的“二义性”一直困扰着观众。
虽然姜文的影片呈现出形式和风格先行的趋势,然而作为内地最具影像探索精神的导演,他的影像能给观众带来一种独特的“含混”观影体验。这也是大部分人都说看不懂他的电影,但又觉得他的电影很牛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