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计划(我是大一新生应该怎样制定学习
很高兴,你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制定学习计划并不难,关键在于定好目标,基于自己的理想、兴趣、优势和所学专业进行综合考量。重点关注考试成绩在班级和院系的排名,关注与专业相关证书考试要求,关注将来考研的方向,关注在职业方向上的选择等等。我将在这个回答中帮你梳理制定学习计划的两个重要原则,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相信你看完后可以为自己制定好计划。
学习计划制定的重要原则之一:要兼顾好课程学习和社团活动
1、确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
现在的大学渐渐开始以通识教育为主,很多专业在大一的时候并没有引入较深的专业课学习,哪怕在一些理工科专业也会有 数理综合班 这样的形式。大学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无论你对自己专业有没有兴趣,大一的学习都不能落下。
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考虑转专业,最重要的一个申请条件就是你必须考到专业的前几名;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那么大一有大量的学分等着你去修,为大三大四时申请 保研资格 和争取保研考试积累学分。
永远要相信比你优秀的人,始终比你更努力,以此激励自己(清华学霸的作息表)
2、确定社团活动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这边要提到社团活动,因为在大学除了正常的学习之外,注重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包括一些兼职)也是非常重要的。书本上学到的东西更多是知识的积累,社团活动是大学时期可以让我们所学知识得到 实践锻炼 的难得的机会。
如果你是学计算机的,可以参加计算机编程相关的协会;如果你是学英语的,可以在英语角之类的社团帮助更多人热爱英语;如果你是学管理学的,正好可以通过在学生会和学生团委部门的工作来锻炼你的组织协调能力...
学习计划制定的重要原则之二:要兼顾知识的积累和方向的探索
1、知识积累,从量变到质变
具体行动上,注意保证基础学科的积累、外语的积累。基础学科的积累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许逃课”,尊重课堂就是尊重知识,因为你要相信在课堂上讲课的那个人此时此刻一定比你更牛,大学的灵魂就是大师。公共课可能确实没有什么用,如果你不喜欢,可以在课堂上看自己喜欢的书,这个很正常。但是专业课和选修课,既然选好了,就一定要认真学习。
很多东西,只有坚持下来了,你才会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对于那些你感兴趣的学科也只有沉下心来,才能学到精髓,而这些都需要知识的日积累月,经历由量变转为质变的过程。外语的学习是硬功夫,“四六级”一定要过。无论是保研、考研,还是以后做科研查资料,你把英语学好了,日后自然会尝到很多好处。
2、借着强调四六级考试,这里再增加一个关于证书的话题:
现在很多专业证书,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和工作年限的规定,所以大学能考的证书并不多。你可以去考一些只要求高中学历的证书,比如金融类的证券从业资格、基金从业资格等,也可以在语言类进行突破,考雅思;我读大学时也考了一些证,当做自己“学习力”的训练。
3、方向探索,建立独立思考
我读大学的时候,每个学期都会制定学习计划,比如这学期的课程平均要考到90分以上,这学期要把六级考试过掉,比如看30本管理学的书(3天看完一本),这些都是小计划和短期目标,我相信你都可以很好地完成。当然,计划定下来之后,更重要的是检查和调整。比如我会用 PDCA原则 来给自己纠错。我希望你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多考虑一些未来的事。
①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当时我十分 关注互联网,每天除了学习,晚上都会花2个小时在网上看帖,参与一些社群讨论。我是宿舍以第一个在网上购物的人,虽然不是计算机专业的,但却在大二暑假自学了计算机知识,在大三的时候就给自己开通了 个人博客网站。这些都为我后来进入国内最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很好的 认知 基础。
②除了上网,我觉得另外一个必须去的好地方就是 图书馆。虽然现在电子书很方便,但是我依然保持纸质阅读的习惯。我的社交性工作比较多,如果我用电脑或者手机看书,难免会被其他事情打扰。所以,一旦遇到有紧急任务的时候,我都会去图书馆,读研的时候平均一周我有至少3天是在读书馆读书。无论周遭环境多么操作,你只要去几次图书馆,你会发现全世界都为你安静下来。每看一部著作,都是一个与大师心灵对话的过程,你可以从书本中找到任何你想要的答案,如果找不到,就继续看书。我建议,看书这件事,你一定要写进你的计划里。
补充一点:如果你真的想把书读好,一定要戒掉游戏,我个人认为打游戏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很感谢自己在大二的时候就没有打过游戏,也为自己后来考研成功争取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