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先生(钱钟书除了《围城》外,还有什么优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钟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中国现代作家、文学研究家,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钱”。
钱钟书在文学上无疑是有巨大成就的,但是这巨大的成就并不是靠着《围城》等小说所建立的,《围城》只是先生兴趣之作,钱老对这本书没有太多的感情,甚至觉得写的没什么好的。钱钟书最大的贡献是在学术方面,这也是为什么他和季羡林饶宗颐等人相提并论,《管锥篇》、《宋诗选注》等著作才称得上是他的代表作。
钱钟书对于书籍的阅读量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钱钟书的读书这件事上可以用上数不胜数这个词语来形容,更难得的是看完书籍后对于知识的超凡记忆,堪称活的图书馆。以外文水平之高深进入清华大学的他在英文外文上的造诣同样深奥,翻译了许多外国作品,为我国带入了新鲜文学理念。
1933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53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相继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他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
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石语》、《槐聚诗存》等,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50年他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并翻译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0年他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的工作。
《谈艺录》是钱钟书青年时期之作,书中对许多问题都作了前无古人的发掘和辨析,出版之初就以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和材料的丰赡充实震动了学界。
《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在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的一项成果,对传统的选学开拓了崭新的境界。
《管锥编》是钱钟书晚年的力作,现已出版的几卷远非钱钟书计划的全部。最初设计为八卷,而只完成四卷,后出的第五卷是前四卷的“补遗”。如果天假以年,这部著作的规模一定还要更加宏伟。但就目前出版的五册来看,它们依托对《周易》、《毛诗》、《楚辞》、《老子》、《左传》、《史记》等典籍的独到研究,而又涉及后代许多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
可以说,钟书先生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最早成名之作是旧体诗,受到许多学界耆宿的称许。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影响更大。钱钟书文学创作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