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
捷克斯洛伐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国家,从名称上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这是一个二合一的国家,也就是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而它总共不到七十年的历史也刚好分成两部分,从1918年独立到1939年捷克被德国吞并为前半部分,从1945年苏联把德国从捷克领土上赶走,到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成为主权国家为止。
捷克斯洛伐克是奥匈帝国崩溃之后在它的领土上诞生的一个新国家。但这个新国家却在各方面都继承了太多旧帝国的色彩。首先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由捷克部分和斯洛伐克部分组成,其中捷克部分在旧奥匈帝国属于内莱塔尼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奥地利部分。而斯洛伐克通常也被成为“上匈牙利”,是匈牙利王国领土的一部分。其中斯洛伐克首都符拉迪斯拉发原本被叫做普雷斯堡,在历史上长期作为匈牙利王国的首都。比如说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茜茜公主展”里展示的那副玛利亚特蕾莎女王加冕画像里的那座城堡,画的就是普雷斯堡。
(在奥匈帝国的历史上,捷克属于橘色的奥地利部分,而斯洛伐克属于淡黄色的匈牙利部分)
既然这两部分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密切的关系,而且在最近的历史阶段里它们还分属奥匈二元君主国的两个不同部分,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在1918年结合在一起呢?首先捷克虽然作为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是捷克人一直对奥匈帝国的二元体制耿耿于怀,因为按照1860年的改革计划,奥地利帝国应该进行彻底的联邦制改革,变成多瑙河联邦或者奥地利合众国。即使不做这样的改革,至少也应该是奥地利、波希米亚、匈牙利三元君主国。但是当波希米亚的议会在1871年10月10日通过《基本条款》,要求对整个帝国进行彻底的联邦制改革的时候。奥匈帝国外交大臣博斯伊特却在匈牙利首相安德拉希伯爵的支持下否决了《基本条款》,终结了奥地利帝国的进一步改革。
(捷克军团的宣传明星片,胡斯战士的传统!)
此后的捷克作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捷克和帝国的其他各个组成部分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协约国和同盟国都开始拉拢对方国土上的反对派。同盟国支持爱尔兰、乌克兰、波兰的独立势力。而协约国则拉拢中欧同盟国领土上的独立派,其中长期作为捷克政坛上的边缘人物,流亡在巴黎的马萨里克博士就在协约国的支持下组成了捷克民族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甚至在名义上得到了俄国从奥匈帝国俘虏中招募的捷克军团的指挥权,1918年甚至被协约国承认为成员国之一。但此时的捷克民族委员依然只能代表捷克而不能代表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国家是怎么结合起来的呢?
1918年当奥匈帝国终于崩溃的时候,帝国所有的组成部分都希望摆脱自己的战败国身份。其中奥地利和匈牙利试图通过革命来和旧帝国划清界限。而作为上匈牙利的斯洛伐克,在1867-1918年之间的匈牙利一直认为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并不想继续加入这个新成立的匈牙利国家,于是它选择独立,而且在它给自己划定的领土上实际上还有大批的匈牙利少数民族。一旦这些匈牙利人联合匈牙利国家对斯洛伐克动用武力,斯洛伐克是无力抵抗的。而与协约国成员国的捷克结合起来就可以第一摆脱自己的战败国身份,第二借助捷克的力量来威慑匈牙利,并且压制国内的匈牙利少数民族,无疑是斯洛伐克最理想的选择。
(捷克斯洛伐克国家的缔造者马萨里克和贝奈斯,其中贝奈斯1938年面对希特勒的软弱,和1945年对国内德意志、匈牙利少数民族的残忍凶恶相映成趣)
而捷克其实面临着和斯洛伐克一样的问题,在南方捷克拒绝把德意志人多数而且比较亲奥地利的南波希米亚并入奥地利,在西方则拒绝把德意志人多数的苏台德并入德国或者奥地利。从而在自诩为捷克民族国家的捷克共和国领土上保留了几百万德意志少数民族,而这些德意志少数民族背后还有虽然战败却依然可能重新强大起来的德意志国家作为靠山。和斯洛伐克联合起来可以扩大这个国家的领土和实力,于是一个1919年版的奥匈帝国就这么诞生了。
(1918年与其说是民族革命不如说是奥匈帝国的崩溃,捷克斯洛伐克这个新国家的诞生真正的见证者并不多,人们大多是从报纸上读到的)
这个国家的公务员、军队、警察、法官、教会,甚至政党都直接继承自奥匈帝国。马萨里克虽然是名义上的捷克领袖,但他长期流亡在外根本没有自己的势力。他只是捷克权贵阶层的旗帜,而这个捷克的实际统治集团则是旧奥匈帝国时期的政府官员、议员、军官、法官、教授们组成的。奥匈帝国的国旗是奥地利和匈牙利两面国旗拼起来的,而国歌则是共用同一首《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捷克斯洛伐克则刚好与旧帝国相反,捷克斯洛伐克的国旗是统一的国歌却是二合一。在唱国歌的时候前半部分唱捷克的《何处是吾家》,然后突然转换成斯洛伐克的《塔特拉山上的暴风》。
(1930年的捷克斯洛伐克语言分布图,我们可以看出捷克和斯洛伐克境内都分布着大量的而且居住密集的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是这个国家诞生的根源,也是它灭亡的导火索)
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旧帝国的所有缺点,却没有继承旧帝国对少数民族宽容的优点。捷克斯洛伐克从1918年独立开始就开始迫害国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甚至对德意志示威者开枪射击。为此《凡尔赛合约》和国际联盟,甚至承认了魏玛共和国对苏台德德意志人处境的监督权。而这个权力也就给捷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1938年纳粹德国提出要求夺取苏台德地区,而捷克在英法的压迫下不得不妥协,其结果就是《慕尼黑协定》。而当德国按照慕尼黑协定占领苏台德地区之后,又撕毁协议占领了整个捷克。在这种情况下斯洛伐克变成了斯洛伐克保护国。但是它领土上的匈牙利人地区则被霍尔蒂的匈牙利王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宣告结束。
(纳粹占领苏台德地区至少对当地的三百万德意志少数民族来说是从捷克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但是纳粹撕毁协议占领整个捷克,就最终不可避免的导致了世界大战)
(捷克斯洛伐克的灭亡)
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的后半部分,始于1945年苏联的占领。随着捷克斯洛伐克的恢复,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借口反对纳粹对领土上的德意志少数民族采取了严厉的驱逐政策,这就是著名的》贝奈斯法》。随着《贝奈斯法》对德意志人采取的人走地留的驱逐政策,之后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彻底的去德意志化。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就进入了典型的华约国家时期。一直到90年代苏联的解体。1993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宣布各自成为主权国家,宣告了这个国家的灭亡。
(根据贝奈斯法令被驱逐出捷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和德意志少数民族)
纵观捷克斯洛伐克的历史,这个国家纯然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为了压迫本国少数民族而基于共同利益结合在一起的。但也因为它的这种压迫政策而导致了它在1939年的灭亡。而当《贝奈斯法》驱逐了国内的少数民族,同时德国再次战败变成焦土,甚至分裂成东西德国的情况下,这两个国家继续结合在一起的理由也就不复存在了。使它们继续结合到1993年的只是苏联的霸权而不是他们内部的团结。当苏联也不复存在之后,捷克斯洛伐克就彻底被所有人抛弃了。
捷克斯洛伐克是《凡尔赛合约》赋予捷克人的胜利地位的产物,也是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采取的民族压迫政策的产物。一旦失去了两战之间的国际环境和它们国内的民族矛盾这个基础,这个国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最终被它的两个组成部分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