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太子(康熙22岁立太子,胤礽本可稳坐江山
我是清风醉史,我来回答此问题。
康熙皇帝在22岁时,立只有1岁的胤礽为太子,就可以看出他有多看重这个孩子。康熙皇帝这一生最珍爱的女人,就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在生下胤礽后,因难产大出血去世,终年21岁,康熙皇帝把对皇后的爱意,全部倾注到了太子身上,这是其他皇子所不能比拟的。
至于后来胤礽两度被废,是因为康熙失望到极致的表现,胤礽的悲情一生,有康熙的原因;自身的原因;还有其他兄弟们的原因。
一、触怒康熙的两件事
1、1690年七月,康熙西征在乌兰布通之战前夕,康熙生病卧床,令皇太子与皇三子驰驿前迎。胤礽赶到行宫看到父皇憔悴的样貌,丝毫没有忧愁的样子,康熙身在病中,极其敏感,相比皇三子嘘寒问暖、面现愁容的表现,他认为太子绝无忠爱君父之念,便训斥一通,将他赶回了北京。
当时年仅16岁的胤礽根本没有意识到父皇的不满有多深,古时孝为百善先,一个不孝的印象从此成为父子关系的隔阂。
后来康熙在废太子时说已包容了胤礽20年,算算时间,就是把这件事作为开始计算的,可见此事给康熙留下多么坏的印象。
2、1708年五月,康熙帝巡幸塞外,命太子、长子、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子随驾。在巡幸期间,发生了几件事,促使康熙帝与皇太子矛盾激化,直接导致了太子被废。
先是大阿哥胤禔等皇子向康熙帝告状,暴戾不仁,恣行捶挞诸王、贝勒、大臣,以至兵丁“鲜不遭其荼毒”,康熙帝深信不疑,产生了“欲分朕威柄,以恣其行事也。”的想法。
紧接着,刚满七岁的皇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以致一命呜呼,太子却无动于衷。这又使康熙记起以前生病时,太子的冷漠。这时的不满已经到了临界点。
最后致命的一击是,返京途中,康熙发现太子夜晚偷偷潜近他休息的帐篷,从缝隙向里面窥视自己的举动,这种行为让他立即怀疑太子可能要“弑逆”。
这还得了,康熙皇帝回到京城召集众臣和诸皇子立即宣旨废掉了皇太子胤礽,这也是他第一次被废为庶人。
太子被废这一年,康熙帝诸子争储的矛盾激化,为了缓和局势,康熙帝决定再立胤礽为太子。当然也有皇帝后悔的因素在,据记载:胤礽被废黜后,一反常态,行为疯癫。康熙帝痛惜不已,无日不流涕,寝食不宁。他回想拘禁胤礽那天,夜间梦见已故祖母孝庄与胤礽生母仁孝皇后颜色不悦,心中愧疚难当。此后经常召见胤礽,每看到他一次,心里便好受一些,直到恢复胤礽的皇太子位。
可能是当太子时间太长了,兄弟们逼得太急了些,胤礽与太子党羽策划逼康熙退位事发,康熙怒不可遏,决定再废皇太子,这一次就再也没有给他机会了。
直到康熙帝病故后的第二年,胤礽也在禁锢地紫禁城咸安宫追随他的父皇而去,终年51岁。
结语
康熙最痛爱的皇子就是胤礽,在他成年前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培养,破格树立胤礽的权威。对胤礽的骄纵和溺爱,最终让他尝到了苦果。在这种环境下,高高在上的胤礽养成了不可一世、蛮横无礼的性格,少年时的君子气度已荡然无存,离康熙心目中的优秀储君越来越远。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康熙帝的儿子们都太优秀了,胤礽作为皇太子,时时刻刻都要提防兄弟们的暗算,这种长期的压力之下,性格变得乖戾暴躁,做事更是毫无顾忌,导致了储君与帝王的矛盾彻底激化,最终成为一个悲情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