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辐射的危害(手机辐射的危害性有哪些)
说起辐射,人们对他的恐惧可谓是从未间断,从一开始中国特色伪科学产品“孕妇防辐射服”的诞生,再到后来小区业主强拆“辐射过强”的通讯基站,前段时间还有公众人物质疑5G辐射危害健康。那么5G辐射到底会不会威胁到人体健康呢?
事实上,只要某个物体的温度比绝对零度高,都可以将自己的热量,以电磁波或粒子的形式发散出去。所以大到宇宙天地,小到蚊子蚂蚁,只要有能量,万物皆辐射。
但是一切离开频率说辐射致癌的言论,都是耍流氓。一般而言,电磁波的频率和强度越高,电磁辐射的能量就越大。以紫外线为分水岭,频率低于紫外线的电磁波,都是非电离辐射。手机、电脑、微波炉产生的辐射都属于此类,这类辐射能量极低,无法打断分子链,也就不会伤害到身体。真正有害的辐射是频率高于紫外线的电离辐射,比如X射线、γ射线等。地铁里的安检仪使用的就是X光,然而即便是常年坐班的安检员,年均因工作接受的辐射剂量也是远低于人体承受上限的。
接下来说说很多老人家排斥的通讯基站,它的辐射覆盖面积较广,与人体的距离较远。而电磁波在空间传输时会遭遇能量衰减,所以跟日常电器相比,它的电磁辐射量微乎其微。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结果显示,日常手机能够对人体造成的电磁辐射要远远大于基站。手机辐射最强的时候,是在通话和接收短信的时候。但即使是这时候,也远低于国家《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的12V/m的标准,对身体不会产生伤害。国际癌症机构更是手机辐射归类为2b级,这个级别中的物体都没有找到充分的证据证明对人体有致癌风险。
再说回当前热议的5G,也就是第五代通信技术,它主要特点是波长为毫米级,超宽带,超高速度,超低延时。抛开技术层面,5G和4G主要的区别是使用的电磁波频率。4G时期,我国运营商采用的频段范围是1880-2655MHz)。而5G采用的是3300-3600MHz和4800-5000MHz两个频段。很直观的可以看出5G相较于4G的频段不止高了一个数量级。
那么问题就来了,5G网络频段高,波长就短,基站覆盖范围随之变小,那路边的5G微基站岂不是越建越多?但实际上基站覆盖越密,手机信号越好,用户受到的电磁辐射才会越小。而且5G网络的提速实际上和基站辐射增值并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它靠的不是增强通讯基站的信号发射功率,而是通过扩容传输带宽来使速度和承载量都得到阶梯般的提升。5G基站和4G基站的通信频段功率密度一样都是小于国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规定的40微瓦/平方厘米。
那么当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就分为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两种。
热效应已经研究的很透彻了,比如微波炉、太阳能热水器就是热效应的经典应用之一。通常热效应会通过提升人体组织温度,来加热组织,从而影响人体健康。如果要减弱热效应,就必须要限制功率指标。当前世界上所有国家关于电磁功率的标准都是为了降低热效应对人类的影响而制定。
目前我国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堪称世界上最严的电磁标准之一。比目前大多数欧洲国家采用的 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标准和美国采用的 FCC(联邦通信委员会)标准低了2个数量级。
而5G的占用频段包含Sub-6G 和毫米波频段两种,基于现行标准的研究表明,只要遵循现有标准,5G 所造成的热效应并没有什么问题。
而针对非热效应的影响,科学界确是数十年来众说纷纭、争议遍地。
它是指当生物长时间处于低于热效应限值的电磁环境里时,也可能产生对细胞生长速率、组织修复速率、酶活性等其他生物效应的影响。
关于非热效应的积极运用,最长见的就是国内外都存在的毫米波疗法。该疗法认为在特定数值的毫米波照射下,可以治疗胃溃疡、心血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皮肤病等。
但同样也有一些关于非热效应的负面研究。2018年3月,国际毒理学计划(NTP)公布了一份关于大鼠小鼠手机电磁辐射致癌的报告草案。该报告结果认为雄性大鼠在心脏神经周围的结缔组织中,存在发生肿瘤的风险,但这些风险比较低,且不能排除辐射以外的原因。
所以说,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证据,证明接触射频场强度低于造成组织发热的限值,会产生不良健康后果。
同样,目前没有任何研究表明存在一致的证据,证明符合国家电磁防护规范的设备,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健康后果,不论2G、3G、4G还是5G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