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疫苗接种计划_国际新闻

德国疫苗接种计划

国际新闻 2022-11-22 18:36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在,有个州几乎处处垫底,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却成了全德第一。这就是北部的不来梅。
  不来梅做对了什么?
  “我们的方法是深入民众”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不来梅是德国面积最小、最贫穷的州,教育水平相对低下,儿童贫困率高企,但在疫苗接种方面是德国第一。该州90%以上人口接种了两剂新冠疫苗,而全德平均水平为75%。
  据德国“德国之声”电台报道,不来梅的成功殊为不易。占该州人口的三分之一,是德国各州中最多的。往往比在德国出生的人更不愿意接种疫苗。
  “不来梅如此成功,是因为当地很早就意识到深入社区的重要性。”社区卫生调解中心负责人玛丽克•格斯特曼对《纽约时报》说,“你不能满足于设立一个接种中心。你必须走进社区,接近人们。”该中心负责在不来梅一个贫困社区推广疫苗。
  “我们的方法是深入民众,与社区建立联系。”不来梅州州长兼不来梅市市长安德烈亚斯•博文舒尔特说。他将该州的成功归功于由当地老年人、宗教领袖、活动人士和公立机构雇员组成的紧密网络。他说,在不来梅,社会纽带是必需品,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德国红十字会不来梅分会迅速组建了流动接种小组,调派了两辆疫苗接种车和9辆公交车,作为流动接种点和留观室。
  “你必须主动接近人们,必须与他们面对面,解释给他们听。”德国联邦政府专家委员会成员、病毒学家梅兰妮•布林克曼表示,德国此前将重点放在确保新冠疫苗足够覆盖人口,却忽略了宣传推广工作。
  “最后几个百分点是最难的。”她说,“有些州在这方面花足了心思,效果很好。”
  “诚实永远是最好的策略”
  在一个阳光明媚但寒风刺骨的早晨,一辆五颜六色的疫苗接种卡车停进格罗佩林根贫民区一家商场的停车场,一辆退了休的公交车停在它旁边。卡车上配备了加热器和咖啡机,让接种完新冠疫苗的人能喝上热咖啡,在公交车上休息。
  社区卫生工作者比伦特•阿克萨卡能说流利的土耳其语和,他一直在这个地区“巡视”,挨家挨户地敲门,敦促人们在日历上圈出“疫苗日”。起初人们兴趣不大,许多人觉得打完第一针就够了。
  21岁的叙利亚移民纳吉拉•坎巴尔没理会阿克萨卡。这天早上,当她带着3个孩子路过时看到了这辆卡车,车上用7种语言写着“提供疫苗接种”。此时没人排队,看起来是接种第二针的最佳时机,于是坎巴尔走了过去。《纽约时报》称,这正是不来梅成功的原因:不只提供疫苗,还专门组织人力劝说人们接种。
  在过去的11个月里,阿克萨卡走遍了日托中心、缝纫俱乐部、语言学校和移民融合培训班,四处解释新冠疫苗的原理、重要性,以及可能的副作用。“诚实永远是最好的策略。”他说。
  在一个工人社区里,由8名女性组成的团队也在说服人们接种。她们都会说至少两种语言。这样的团队在不来梅有很多。
  出生于加纳的佩兴斯•邦苏告诉《纽约时报》,她的人脉和文化背景帮上了大忙。邦苏会说德语、英语和加纳的特威语,作为一家女性中心的顾问,她很容易赢得移民母亲们的信任,推广疫苗事半功倍。“信任极为重要。”她说。
  不来梅的成功来之不易
  不来梅的成功并非理所当然。近日,德国议会投票否决了一项强制60岁及以上人口接种疫苗的法案,该法案是德国总理朔尔茨力推的。
  “对曾经以抗疫成功为荣的国家来说,这显然是一大挫折。”“德国之声”评论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来梅的努力显得尤其可贵。
  萨布琳•雷希菲攥着一包小册子,站在格罗佩林根的疫苗接种车外对人们微笑。雷希菲的首要工作是维持排队接种者的秩序,确保每个人都拿到了表格。不忙的时候,她会与路人聊天,鼓励他们接种。她会说阿拉伯语、斯瓦西里语等5种语言,非常适合这项工作。
  坎巴尔走过来时,雷希菲用阿拉伯语向她打招呼。意识到坎巴尔的德语水平不足以填写表格时,她开始为坎巴尔做翻译。
  工作人员尽力表现得和善,但坎巴尔两岁的儿子哭了起来,并很快变成嚎啕大哭,他的姐姐也开始哭。工作人员赶忙拿来饼干安抚他们。
  “如果带着3个孩子乘公交车去市中心(接种),会是个相当大的挑战。”负责推广疫苗的彼得•齐格特拉格在一片喧闹中对《纽约时报》说。得益于当地的疫苗推广计划,坎巴尔不必花好几个小时赶到市中心的接种点。
  这么容易就能接种疫苗,坎巴尔很高兴。“我丈夫一下班就会过来。”她卷起袖子,准备接种。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