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熏鸭的由来,无所作为
无为熏鸭,也称无为板鸭,是沿江菜最具代表性的菜品之一,也是享誉中外的徽菜传统名菜。始创于清朝年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治身体虚弱、病后体虚、营养不良性水肿。本期,带你看看无为熏鸭的由来。
传说1:
无为熏鸭最初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传说2:
很久以前,无为鼓楼附近,有一个名叫林源的孤儿,有一手做板鸭的手艺。他与邻居家闺女何泉青梅竹马,只是无钱送上聘礼求婚。这年又临中秋节,林源鼓起勇气,手提一只自己精心制作的板鸭,来到何家求婚。何泉的母亲素闻林源聪明勤奋,对这门亲事倒也不反对,但看到林源带来的所谓聘礼,仅是一只板鸭,唯恐世人讥笑,便暗示何泉,好言相慰,将林源连同带来的板鸭送出家门。林源回到家中,焖灶已将粥炖好,但他闷闷不乐,无心去吃,顺手将板鸭挂在焖灶上面的铁钩上,又往尚有余火的焖灶膛里添了几把木屑,便和衣在床上睡去了。
木屑缓慢地半燃半灭地燎着,冒着一股细烟,袅袅升起,直熏板鸭。莫约过了三四刻钟光景,一只光洁的板鸭,竟然变得色泽金黄,泛出芳香。扑鼻的香味熏醒了林源。他见此板鸭,惊喜交加,便将板鸭又作一次短暂卤焖,顿时板鸭更显得肉嫩色美。当林源将这只板鸭再次送到何家时,全家为之喜不自禁。何母郑重地说:“林源,这特殊的板鸭就是你的特殊聘礼,你和阿泉不日便可完婚!”林源和何泉结婚后,悉心研制和经销板鸭,获得人们赞誉,并将板鸭改称熏鸭,还作为定情信物。
你可能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