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话题属于聊天禁区,你踩过吗?
都喜欢说职场如战场,刀光剑影,竞争残酷。但更为残酷的就是,职场中同事之间的校对,明争暗斗,通常是在表明平静中发生的,让人防不胜防。
当然,最万能保守的做法就是,祸从口出,只要管住口,就能明哲保身,避免惹祸上身。所以在日常跟同事聊聊天,说说无关紧要的事情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旦聊到职场禁区,就要及时打住!以下6个话题都是职场聊天禁区!
1、隐私型禁区
我不想你知道,你还一直问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我想进入社会以后谁身上都难免有那么些不好的过去和故事,可能是一个让你遍体鳞伤的前任、可能是不那么开心的原生家庭、甚至可能是职场上的灰色过往。这些都不适合在一般的同事聊天中追根问底。以下有几个常见的例子供参考:
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把自己的心酸隐私放在社交媒体上。如果你无意中扒到同事的某博某音甚至是某书,发现了他一些不好的事情,请不要在日常聊天中和他或者其他同事去聊这些事情,尤其是他已经委婉的点破了你的追问和好奇心以后。
某一次聊天中他有意/无意中说起了自己的事情,但是不管对方是不是主动往下倒这些瓜,尽量不要去主动挖瓜,安安静静的倾听更合适。
2、保密型禁区
这个事情只有你有权限
职场上有很多事情是分各种权限的,虽然不像Eva或者其他动漫里那种不同级别的权限卡那样复杂,但也是会有自己的受众范围的,不论是项目、薪酬福利还是其他机密,告诉你是因为你有这个权限,而不是授予你公开传播的权限。
你接手了一个重要的核心项目,在未被评估可以公开传播项目的时候,是不能和同事们当成饭后瓜点吃掉的。
你被升职加薪了,或者你操作给谁谁谁升职加薪了,是绝对不能够再向第三个人传播这些敏感信息的。
3、八卦型禁区
道听途说不要三人成虎
工作这么些年里见过的最反感的聊天禁区,我总能从别的员工嘴里听到各种「我听说」的传言,这些传言,说不对也猜中了一些事儿,说对也的确不准确。
问题点不是在于这些内容本身,而是在于传播以后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当这些各种负面效应变成绝大多数人收到的「噪音」,事实的真相哪怕再放出来,也会像《沉默的螺旋》一样被孤立成为不可信源。
那些不适合传播的消息,经过各种猜测揣摩,变成不可预估的「大老虎」。
各种无中生有出来的猜测,经过加工变成板上钉钉的「真事儿」。
4、不给面子型禁区
你这人就不会说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眼中容不得诋毁的事物、自己很在意的个人标签、自己非常讨厌但又无法摆脱的个人形象。
尤其是在一次两人甚至是多人的聊天环境中,每个人希望收获的都不是负向的反馈甚至是「噪音」(我们不希望听到从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这些信息会因为这样的场合被扭曲解读成为负向反馈。
如果你有意/无意去讲,可能你本意并非如此,但是作用还是会适得其反。要知道,有些事情适合讲出来,而有些事情适合放在心里。
同事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比如发型、身材、面容,你却每次都拿这件事点他,甚至是以此为笑点去开玩笑。
同事很喜欢的精神寄托/物质产品,比如爱豆、偶像、游戏机,你如果不喜欢可以不聊,但是不要当着对方的面去诋毁和泼冷水。
5、敏感型禁区
我不想跟你聊的,你还穷追不舍
这种常见于异性之间的聊天话题,甚至离开职场外也是很常见的问题。很多人不能分清「开玩笑」的尺度到底是什么,什么是可以聊的,什么是不能聊的。
如果实在无法分清,建议:适合和朋友聊的话题,比如情感、良性、家庭、财产,就尽量不和同事去聊,或者不作为主要的话题发起者。八卦,不是职场的加分项。
6、钱财禁区
关于钱的话题
公司发工资、奖金都是私下单独进行的,没有哪个公司会把员工的工资和奖金编成表格,然后发到群里,很多公司还会有规定,不得打听他人的工资。
这样做当然是对公司有好处,工资保密,有利于公司内部团结稳定。
大家出来工作,源动力都是为了钱,但是在一个公司,工资不可能是一样的,有多有少,公司自然是按照员工对公司的贡献来发放的。
但是员工却不这么认为,每个人都会下意识的突出自己的贡献,强调自己的价值,在员工心里,自己为公司做出的贡献并不比别人少。
再者,即使心里知道自己的贡献比较小,也会不平衡,这就是人类的本性,不患寡而患不均。
所以,尽量不要和同事聊关于钱的话题,不要去打听同事的工资,这是非常冒犯的行为,而且被领导知道了,也会给领导留下非常不好的印象。
讲了这么多条条框框,肯定也有看官觉得,我就来上个班,干的开心就干,干不开心就走,想说什么说什么呗,怎么来了你这么多屁事。
事实上,我们无法选择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存在。很可能你觉得很正确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就是冒犯。职场礼貌是很严肃的一个话题,也是很高深的一门学问,希望你我共勉,都能做一个有分寸感的大人,起码不给别人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