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认知层次不同的人”沟通困难?
一、为什么说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案例:有个很出名的故事,说有位妈妈,带着未成年的女儿逛街,逛街回来,女儿画了幅《陪麻麻逛街》。妈妈拿过女儿的画,瞪眼一看,顿时懵了:女儿的画上,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高楼大厦,也没有诱人的包包。只有一根又一根的,奇怪的柱子……女儿画的是什么?妈妈端详半晌,才突然醒过神来,女儿画的,是一条条人腿。原来,女儿年幼,个头特矮,被母亲牵着手,走在街上,根本看不到成年人看到的商厦车流。她看到的只是无数条成年人的大腿,摆来动去地遮住视线。认知高度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二、群体思维
为什么我们感觉自己知道的越来越多?因为我们很少独立思考,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思考。比如企业工作细分,种类繁多,我们以为自己对公司整体都很了解。这种了解就是以企业为单位来做的群体思考。最简单的反证就是:你根本说不清,除你岗位之外,另外的任何一个岗位,究竟具体做些什么。我们每个人对世界的了解其实少之又少;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甚至更少了。我们以为自己懂得的知识比前人更多;但实际就个人而言,我们所知并不比过去多多少。几乎所有的“知道”,都有赖于外界的专业知识。而我们之所以认为自己懂得很多,就是因为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当成了自己的。
这一点也存在着弊端,有些群体思维本身就是错的。比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本意是“人如果不修为自己的德行,那么就会为天地所不容”。而不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做人自私自利,就不会有好报”。
三、认知半径
我们自己真正懂得的知识,构成了我们的认知半径。认知半径的不同,导致我们对事务的理解会不一样。理解不同,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差异,或者称之为眼界。这也是为什么,经常会发生你的善意,却被对方当成恶意这种情况。因为对方和你并不在一个“频道”,你说的对方理解不来。准确的说,不是理解不来,而是理解“有差异”。因为一件事说出来或做出来,一定会给人一种表象,这种表现就是他自己的理解。好比,你说读书非常有用,但对方觉得一点用也没有,并且会举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他的观点。这就是你俩对读书的理解不同。你们的认知半径,对读书并没有多少的“交集”。
值得一提的是:认知半径和思维能力并不等同。前者只是对后者有很大的影响。考98和100分,认知是没有多少差别的。2分的差异在于思维差异,我能将知识点联系起来,但你办不到。
四、社会构建理论
既然认知半径会决定我们对事物的看法,那是不是扩大认知半径,就可以实现“同频”呢?按理说,会出现这么一个结论。但为什么,对很多同样的信息元素构成的事物,依旧会出现不同的观点?那是因为,现实是“多重的”,人们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他们的现实。这就是著名的“社会构建理论”。人们的思维系统,有能力把他们的“想象”创造成“现实”。进而,事物意义的来源,并非基于客观现实,而是人们“思维”或“想象”的构建。2016年,“后真相”(post-truth)一词被列入牛津字典的年度英语词汇。“后真相”的原意是:人们忽略事实,以立场决定是非。这也是基于“社会构建”而产生的。
简单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这个世界构成了他的“认知世界”,他再用这个世界去了解或解释外界的一切。就像,天上的星星实际上都是恒星或行星,但我们不仅把他们当作星星,还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了众多的星座。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系统认知”,才有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概念。“社会构建”的存在,正是企业组织得以存在的基石;同时,也是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重要影响的理论基础。企业通过行为,让员工产生了认同,构建了一种存在于组织内的行为模式,这就是文化。事实上,目前非常火爆的组织发展OD,其出发点,也是基于社会构建而存在。
五、认知漏斗大概分为以下层级:你的认知在哪个层级,你的人生就处在什么状态。
(1)最底端,只知好恶。这是极端情绪化的一族。现实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一生也走不出自己的情绪。认知不足的困扰,让他们总是陷入到窘态,却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2)墨守成规。如今出国是常态,书本上的东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见识与认知。爸妈之所以送你出国,不是让你读书,而是让你成人,让你认识普遍的人性、普遍的社会规律,并于不同社会的差异性中,获得更具价值性的认知。
(3)认识到规矩的局限性。最守规矩的孩子,也是学校里最省心、懂事、听话的孩子,但这类孩子进入社会,多半会遭遇挫折失败,只是因为恐惧。从这里,有条隐秘的贫富分界线。过于情绪化的人、默守陈规的人、满心恐惧的人,都会感受到极大的生存压力,必须继续上行,才能突破。
(4)明是非,知大体。孩提时被学习规矩,乖巧听话。成年后,就要遵奉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明是非,知道有些事不能做,有些话不能说。这是个血性方刚、努力向世界证明自我的阶段。但如果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就无法突破自我。
(5)认识到是非的局限性。人类社会是发展变化的,这时候的人开始思考,开始行动,开始接受一个不确定的世界。知道每个人的认知与价值体系完全不同。变得温和起来,不发脾气不闹情绪,生存处境开始改变。
(6)认识到现实资源的稀缺。人类社会的一切愤怒、冲突、怨气与对抗,都来源于资源的匮乏。现代社会最匮乏的是注意力资源。处于这个层级的人士,是具有着一定生存能力的人。在穷寒国度他们能够存活;在发达国家他们构成中产;在咱们这,他们是背负着沉重压力的社会中坚。身处中间状态,心如飘萍,无根可依,总不能倒退回去,那就继续往前走好啦。
(7)认识到人的发展性。你的选择和努力,可以改变你的环境与命运。比如说董明珠,她30岁丧夫,拖着个2岁的孩子,面对无尽的生活压力,碌碌无能的困厄。在孩子8岁那年,她决定把孩子托付给母亲抚养,独自一人南下闯练。硬是从业务员做起,逐步开创自己的事业,最后做到格力集团董事长。还有更多的人,仍然在默默无闻的努力,他们不会成为董明珠,但回头再看,就会发现人生处境,已经大为改观。他们改善自我认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努力,走出命运的低谷,获得展望未来的更好机会。
(8)认识到人性和社会规律。说透了就是认识自己,就是认识到自己心中的纠结与残缺。这时候,你对人再也不会有恨意,再也不会有怨言。因为众生皆苦。人间不值得。那干脆看开点,开心点。
(9)认识到人生的至高意义与价值。冲出人性的迷障,心境澄明,无苦无忧,洞穿了这个世界的本原,获知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快乐无边的心灵自由,与以慈悲为感召的精神境界。
我们的认知就是这样,从漏斗的底端一步步向上攀行。拥有财富的人,多有追求智慧的冲动,因为他们有行动的力量。读书的目的,是让你获得明析的认知,与果决的行动能力。不要太功利。这个世界,人类竞争比拼的不是什么学分成绩,不是名校名师,不是专业科目,而是你对自我与社会的终极认知。格局、心胸、视野,最终说的还是认知。认知不足的人,必困于自己的心。人生苦短,好好梳理自己的内心。美丽的世界,源自于豁达通明的认知。从认知的漏斗里爬出来,看大千纷纭,观落英缤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