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并没有你想中的那么难
有人会说,自律太痛苦,我就想过随性的生活,就想当个普通人。
好吧,这么说看起来没毛病,但却忽视了自律的一个最为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我们的信用度。
我们肯定熟悉这个情景:你拜托朋友、同事办一件事,他拍着胸脯说“交给我,放心吧”。等时间到了,事没办成,他会说“我以为……”、“哎呀别提了,都怪……”之类。你说他没诚信吧,存在客观困难,似乎很冤枉。
但我要说,无法履行诺言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养成自律的习惯。
自律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必须,不修炼自律,我们做事就总会失败。
但一说真要自律,大部分人会对那种强迫症式的生活望而却步。印象中,自律就是定一个健身、学习、工作的计划,细到每天几点几分干什么,强迫自己7×24小时落实。
我们做不到自律,原因有三:一是认知偏差,认为自律是自虐;二是急于求成,想一下子变成一个超级自律者;三是方法失当,坚持不下来。
其实自律算不上是个难事, 高度自律并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01/自律必须马上开始:
我们不可能在一天之内从完全不自律走向完全自律,但自律的打算不能日复一日的拖下去,晚一天就损失一天的心性。
如何开始自律?应该抓住一个点。比如,我定11:00就寝,6:30起床,做不到,有难度,怎么办?改成每天叠被子,这个应该很简单,无论多紧张,每天早上抽出30秒叠被子,应该不难做到。
把这个简单的自律动作坚持下去,如果哪天忘了,睡觉前先强迫自己把被子叠起来,再铺床——要想获得最起码的自律,必须做这种“蠢”事。
总之,先尽快找一件最简单的事,把它坚持下来,这个开始不难。
02/自律应该循序渐进:
养成了叠被子的习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给自己增加一个新行为,比如每天出门前把鞋子摆整齐,也是很简单的事。
再久一点,叠被子、摆鞋子的习惯都养成后,你就可以继续给自己加码了。
千万不要着急定“每天学半个小时英语”这种目标,那是难度最高的目标。
也不要定太多明确时刻的目标,例如20:00跑步,那样会容易让人始终处于压力之中,容易崩溃。
习惯的养成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像种花一样,给种子一个发芽的时间,学达芬奇,先把蛋画好。
循序渐进的自律标准就是——我们不需要制作一个日程表,就能记住每天要做的事情,否则说明我们给自己上指标上的过快了。
03/自律需要灵活调整:
如果自律了一段时间,觉得过得很累,一定要果断做出调整,否则可能让整个人崩溃掉,最后导致破罐子破摔,放弃已养成的所有自律习惯,回到原点。
调整的方法就是“减法”,假如我现在已经保持了如下行为:每天叠被子,每次出门摆鞋子,每天看书1小时,每天11:00睡,每天6:30起床,每天跑步5公里,我感觉很累,那我减掉每天跑步5公里,改成每周跑3个五公里,再尝试一段时间看看。
04、自律应该讲究方法:
除了惰性,自律的崩坏,常常从一次“例外”开始,而一次“例外”,往往由意外造成。
比如,我正在落实“看书1小时”,看到半小时,来了个短信,老板让我办一件事。我怕事情遗忘,就赶紧去办,“看书1小时”的计划就被忘掉了。
如何处理这种事?你应该有一部手机、一个白板或一个记事本,再不济,顺手拎张纸,把短信中领导交待的事情用闹钟或手写的方式记录下来后,继续看书,等书看完再办。
如果交代的事情很急,就把你未完成的看书任务记下来,等急事办完继续看书。
如果你能做到以上这些,你就会发现,其实高度自律并没有你想中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