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资讯:谨防电子考勤成为职场维权的“绊脚
电子考勤虽然便捷,若缺乏必要的规范性措施,电子考勤数据的脆弱性极容易显现出来。且让员工、企业维权时也很难利用。这也就无疑会让电子考勤成职场维权“绊脚石”。
如今,随着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的边界逐渐模糊,企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从工作任务的布置到完成,劳动者与管理人员通过电子信息手段传递信息成为常态。记者采访发现,电子考勤数据难辨真伪,数据内容模棱两可,数据脆弱难保存难利用,让劳资双方合法权益难维护的事情时有发生。
电子考勤某种程度上便捷了用工单位对人员的管理,但其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却不能小觑。比如,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聊天记录、办公软件打卡数据,以及朋友圈照片、微信运动步数,这些所谓的“电子考勤数据”,在员工与企业发生纠纷时,能否作为有效证据,也是劳资双方比较关注的。
而且从现实来看,电子考勤能否做员工缺勤证据,也有着不同的判例,有人打赢官司有人被“炒鱿鱼”。据法官介绍,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涉及电子证据的劳动争议案件越来越多,所要证明的内容包括劳动关系的建立、变更、终结,以及考勤、请假……法院对电子数据是否采纳、怎么采纳、采纳多少仍有些犯难。
也就不难理解,电子考勤虽然便捷,若缺乏必要的规范性措施,电子考勤数据的脆弱性极容易显现出来。且让员工、企业维权时也很难利用。这也就无疑会让电子考勤成职场维权“绊脚石”。比如,公司说打卡机坏了、记录就被清空了,就会让劳动者难找证据;尤其是一些领导会故意回复模棱两可的留言,给劳动者维权设置障碍。
电子考勤依法依规且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实现有效使用。所以,用人单位在启用之初就应定好“规矩”。比如,对于嗯嗯、好的等,这些不同人有不同理解的词语给予明示;还如,对电子考勤数据保存期限也应给予公开化处理。正所谓,电子证据生效的前提是必须符合公司规章制度。即便建立微信工作群也应有规可行,这也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
另外,诚如律师提醒,电子数据不能取代书面协议,不做维权首选。故此,劳资双方理应认识到此。以劳动者请假为例,优先选择易保存、易辨真伪、不易篡改的数据就很有必要。从这个角度来看,书面申请优先,电话、口头请假其次。尤其是,在具体请假中,不仅要按照规矩来,且有必要尊重领导,规避请假不规范导致的权益之伤。
电子考勤是科技发展使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自然可行,但是其背后的法律风险也须给予有效防范。伴随着法律的完善,以及人们法律维权意识的增强,劳资双方理应增强守法的自觉性。同时,和谐的劳动关系,除去依法行事更为重要的是离不开人情味儿。所以,电子考勤虽是死板的,劳资双方也不能背离了诚信,也不能不讲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