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2019职业教育改革变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才的培养,对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为了能让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深化教育改革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职业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职业教育也需要改革,以适应新的发展潮流。
一、职业教育是指什么?
职业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实施可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必须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包括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职业学校教育是学历性的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规模、职业教育课程都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特定时空范围的概念,要随着国家、历史时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使得理解这种变化成了职业教育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这一命题虽然很简单,却是以下七个命题的前提。
2、之所以会变化,是因为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和它们所存在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职业教育的模式、规模与课程必然也要发生变化。这些社会环境因素可粗略地划分为六大类:经济、文化、工作、教育、社会、政治。因此,从宏观上看,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现实形态有它存在的客观性。
3、在这六类因素中,每一类都包括许多更为具体的因素。经济因素主要有:GDP增长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模式、市场的理性化程度、产业结构、企业结构、劳动力市场模式、劳动力失业状况等;文化因素主要指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工作因素包括工作岗位的技术含量、工作组织形式等;教育因素主要有:教育哲学、教育体系的发展、职业教育自身的现实状况等。
4、这些因素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影响作用不是线性的,其中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例如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可能使得职业教育越来越必须,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技术排斥工人的现象,造成工人失业,使得许多人为了寻求就业的稳定而去追求高学历,从而阻碍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充。其最终作用到底如何,要取决于它与其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5、因此,每一种因素都不是单独发生作用的,而是要和其它因素发生交互作用,最后作为合力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产生影响。比如日本企业内培训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它和日本企业管理的两大制度,即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密切相关,另一方面它和日本企业结构以大型企业为主,以及日本战后失业率很低也密切相关。
6、这些因素对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的影响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与学生和家长、企业、政府、学校的职业教育观发生相互作用,影响他们的职业教育观来实现的。现实的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是人们选择的结果。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有它存在的主观性。如果某种因素的影响没有被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或是学校所认识,那么它的影响只能是潜在的,也许永远不会发生现实作用。
7、现实的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是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多方面交互作用达成的一种平衡。学生与家长、企业、政府、学校在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选择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每一方作用的大小在不同国家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也是不确定的。比如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下滑,以及综合高中的出现,在其中起了极为关键作用的便是学生与家长的升学愿望。这里不仅把政府看作为社会共同利益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也是一个独立的利益群体。
8、经济、文化、工作、教育、社会、政治这六大类因素在职业教育模式、规模与课程选择中的作用也是不均衡的,某些因素由于其作用特别强大,有可能会掩盖其它因素的作用。比如当前中国职业教育规模的下滑,关键因素便不在教育外部,而是在教育内部,那就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普高热。它的负向作用远远超过了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职业教育相应发展这一正向作用。
三、职业教育改革有什么新政策?
根据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了解到:
1.一方面要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的突出位置,要对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继续完善,促进就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另一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在2019年3月1日开始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下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这是一个全新的制度。
“1+X证书制度”在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普遍做法基础上,以及深化对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模式,制定的新的工作方案以及具体的管理办法。试点工作会从五个领域的证书开始施行,年内会陆续启动大概十个领域。
四、什么是“1+X证书”制度?
所谓的“1+X证书制度”,根据专家表示,“1”应该指的是学生应当具备的学历证书,而“X”应该指的是除了学历证书以外的某职业的技术、技能资格证书,专业不同,所对应的的资格证书也会不同。
该制度会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旨在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一方面要获得学历证书,另一方面也要多学习其他职业类技能,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丰富学生自身技能的同时,也可以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在经过试点后,总结经验,预计将会在2021年以后在全国更多技能领域实施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