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顺德龙潭“龙母诞”龙文化节
龙潭把农历五月初五至初八“龙母诞”称之为“水乡龙文化节”。每年农历五月初八,“龙母诞”水乡文化节龙舟活动都将在杏坛镇龙潭村精彩上演。
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中国民间有很多与龙相关的民俗节日和活动,在广东佛山的顺德杏坛镇龙潭村就有一项传承了700多年历史的拜龙母、扒龙舟的传统习俗。
每年过完端午节后的农历五月初八,就是龙潭村龙母寿诞的祭日,这是龙潭村的大日子,这一天不管是外出打工、做生意的本村人,还是嫁到外乡的姐妹们,都会赶回来参加这一喜庆活动,祭龙母、看龙舟、泼龙水、吃龙舟饭、已成为当地的一次盛会。
顺德及周边地区的上百条龙舟也会相聚在此,举行一年一度的“龙母文化”水乡节——拜龙母,各地龙舟队先将龙头龙尾抬进龙潭村龙母庙烧香祈福,拜完龙母之后,几十条龙舟在河道上来回穿梭,互泼“龙舟圣水”,热闹非凡。
龙潭村,古时是一片汪洋泽国,烟波浩渺,水深不可测。后来在水中慢慢冲积出了一片平原,到宋末元初,龙潭的先人们开始在这里定居建村,繁衍生息,绵延至今。“龙潭”的得名,既源于古时地貌,也由于这里有一座远近驰名的龙母庙。
每年的五月初八日,龙潭村民都兴高采烈地举行水乡节活动,划龙船,拜龙母,敲锣打鼓,彩旗飘飘,远近男女老少都来看热闹。龙潭村缘何在这天举办水乡节活动?原来位于龙潭墟中心,有一座远近闻名的龙母庙,已有几百年历史,这座龙母庙流传着一段神奇的故事。
相传昔日在西江上游悦城龙母庙内的龙母娘娘,有一日想顺着西江而下出游观光。刚想到这,正好漂来一块木头,龙母娘娘便跳上木头,随着河流而下。木头随着西江流下肇庆,经水藤,入三槽,过勒流,直向容奇水道而去。在游过了北水涌口之后,龙母娘娘就悠悠然地睡着了。她乘坐的木头,随着冲入的河水,流入了龙潭涌。
当时龙潭已定居了不少渔民,陈德公也是其中一个,他在涌边搭了个竹架,支起鱼罾(zēng)捞鱼。这天他每次用力把鱼罾曵起来时,除了木头之外,罾内一点鱼虾都没有,他反复把罾内的木头丢向涌心,但这块木头始终流回鱼罾里,德公捞不到鱼虾,不禁焦急起来,随口说:“木头啊,木头,如果你有灵,就保佑我罾罾有鱼虾,我会把你摆上神位,天天用香烛供奉你。”说完就把木头拾起来,放在身边。
再说,躺在木头上睡觉的龙母娘娘,连续被德公向涌心抛了几次,早已醒来,睁开龙眼只见身处小涌,环顾四周,又见地形平整,涌堑纵横,鱼塘桑基遍布,不禁叫绝道:“嘿,果然是块地杰人灵的好地方,不如在这里尽享人间香火。”于是便立即召来虾兵蟹将。将水族中犯了死罪的鱼虾,押解到鱼罾内。
再说,德公祈祷完刚把木头放在身边,曵起鱼罾,罾内便有许多鱼虾了,不上几罾,鱼篓早已装满。德公欢喜得合不拢嘴。
当晚,德公特地备了酒肉果品,把那块木头安放在家中的神台上,点上香烛,对着木头,虔诚叩拜,拜完又开怀畅饮了一番,带着几分醉意上床睡觉,半夜里梦见家中厅堂上坐着一个头戴凤冠,身穿绫罗锦绣的妇人,只听她启齿道:“德公,我乃悦城龙母,偶游到此,龙潭乃得天独厚的地方,我也想在这里建一座行宫,我要你帮我打点一切,至于建行宫的匠人,材料到时自然会有。”那妇人还告知德公,行宫要在农历五月初八日她的生辰日前完工。德公惊醒,尤觉异香扑鼻,知是神灵显圣,于是焚香向东方跪拜。
过了几天,果然有艘大船,满载着砖瓦木石,及数十名工匠,到了龙潭圩里,船主找到陈德公,说:“我受东家所托,来建龙母庙,请你指点开工。”德公也不推辞,尽心尽力建造龙母庙,果然在龙母诞辰前就建成了一座壮观的龙母庙。庙门口有“正中宏化育,柔顺启文明”对联 一副,横批是考通殿。宫脊塑有双龙戏珠,墙头布满灰塑的人物群,鸟兽及山水图,玲珑逼真,栩栩如生,横梁、神台等木雕工艺精湛,金碧辉煌。大殿正中,端坐着龙母娘娘,两旁四大金刚站立。庙的左右又各有副庙,左为五龙庙,右为天后宫,后座则是龙母娘娘的梳妆楼。
工程完工那天夜里,德公又梦见龙母说五月初八定会来。第二天,德公就找乡人写好神榜,四处张贴。告知乡里仁人善士,五月初八那天是龙母的生辰,龙母在那天会到来,广施恩泽,望大家诚心领受。
于是,五月初八,各乡龙船,纷纷前来为龙母祝寿,新造好的龙船也划来“点睛”。这种习惯,一直流传到今天。
解放后,当地村民把这天改名为“水乡节”。
龙母诞是民众感恩龙母一年照应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节日,龙母文化包含着一种和善为怀,得恩记报的文化心理;龙舟文化的彩龙游河等活动形成一种同舟共济,奋发向上,和谐共进的精神。
龙母诞”已纳入顺德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龙母诞”活动曾获评为佛山十佳社区文化品牌活动。围绕着龙潭龙母庙展开的龙母诞水乡文化节庆祝活动在杏坛、顺德及附近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很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