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_国际新闻

天津二月初二龙抬头习俗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7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农历二月初二,传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春雷惊醒,沉睡中抬头而起,故称“龙抬头”,而到了“龙抬头”也才算真正过完了春节。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这一天的民俗全部围绕“龙”展开,天津人讲究剪头发抬龙头、吃焖子煎龙鳞。

唐宋已有“二月二”

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在唐宋年间人们就已经开始在二月初二进行一些民俗活动。当时民间的民俗活动多以踏青、郊游等为主。出了正月,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民俗活动也是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美好祝愿。

到了宋代,根据记载,二月初二被命名为“挑菜节”“踏青节”,在北方逐渐形成拉野菜等习俗,南方则是行祭祀之礼,烧纸钱放鞭炮等习俗。

元代之后,在北方一些地方志的记载中,这天被改名为“龙头节”。取名“龙头”二字来源于古人对龙图腾的崇拜。在农业社会中,龙是主风雨的神仙,民间希望在春天到来之时,以龙这种形象来期盼新一年的风调雨顺。“龙头节”在民间也逐渐被改成更具形象意义的“龙抬头”。取龙抬头之意,希望龙从冬天苏醒,把恩泽雨露降于大地。

那么,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民俗专家解释说,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在中国古代,尤其是秦汉及其以前,凡像一月一、二月二、三月三之类的“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天津“妈妈例儿”不少

对于“二月二”,天津的民俗活动有:“引龙回,进家宅;祛百病,敲炕沿;吃焖子,炒合菜;剃龙头,福气来;忌针线,挺泰嗐;合家欢乐庆新春,接回出阁的姑奶奶。”

引龙回

关于天津在二月二的民俗活动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天津卫志》中。《天津卫志》中记述,每当农历二月二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引龙”。所谓引龙就是以河边或者水井旁边为起点,用谷糠撒在行进的路上,一直撒到家门口。这么做就是希望能够把龙一路引回家,让龙能庇佑一家人风调雨顺。

画“粮仓”

天津农村还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旧时,农民在“二月二”早晨,好在打谷场或院子里用谷糠画“粮仓”,先画出尖尖的仓顶,再画个鼓鼓的仓肚,然后画仓门,在仓门外再画个梯子形状,画好后抓些五谷杂粮放在“粮仓”里,然后在上边盖上木板或席子,以防鸡、鸟觅食,祈求新的一年里龙王保佑,五谷丰登,粮仓满囤。

齐呼龙抬头

在大沽口海边的渔民,到了二月初二,不分男女老少,都集中在大沽白龙庙,举办白龙会。身强力壮的渔民们在鼓乐及喝彩声中,把一条几丈长的白色巨龙耍起来,然后男女老少齐喊“龙抬头”,相传这时渤海龙王最小的儿子小白龙便抬起龙头和他想念的乡亲们见上一面。

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以上风俗,虽蕴含美好祝愿,但或多或少夹杂迷信成分,随着时代变迁,至今已少人沿袭,而在此日理发的习俗却流传至今。

剃龙头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天津人剃头的日子,因旧俗中有一说:“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劝人在春节前把个人卫生做好,不要等到正月。 而且过去剃头的师傅许多是宝坁人,一年忙到头,得赶回老家过大年。

“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借龙抬头这一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辞旧迎新,希望带来好运。因此,每逢二月初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天津人讲究吃焖子

除了剃头剪发,二月初二还是一个美食节令,全国各地民俗吃食多带个“龙”字,比如吃饺子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面条叫食“龙须”,吃油糕叫吃“龙胆”,吃馄饨叫吃“龙眼”,吃烧饼叫“吃龙舌头”,吃馒头叫“吃龙蛋”等。吃煎焖子的习俗尤其在咱天津流行,寓意“煎龙麟”。

“吃龙鳞”实际上是和“引龙”连在一起的。“通过‘引龙’,老百姓觉得已经把龙引回家,而‘吃龙鳞’意义就是引回家的龙现身了,吃掉它身上掉下的龙鳞,也是取希望得到龙身上的福瑞之意。”

天津的焖子要用极细的绿豆淀粉调水熬熟呈流质状经冷却而成。将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传说中的“龙鳞”。

煎焖子要用平底锅,少加些油,慢火煎到双面微现焦黄。拌焖子的调料,用麻酱、醋、盐加适量的水搅好,再放入些蒜泥即可。

人们吃煎焖子配以烙大饼、薄饼,再炒一盘鸡蛋,一盘青菜、绿豆芽菜、菠菜或俏上香干,一同品尝,既爽口又清香,“二月二”过得有滋有味儿。这天,人们还用美食来祭祀龙王,祈求龙王赐福,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民俗专家说,焖子有凉粉一样的“凉性”。将近早春,人体里阳气萌动,又时有春寒,焖子煎热了吃,凉热兼顾,跟节令配合非常得当,尽现中国饮食的养生之功。

天津人认为龙是雨水之神,呼风唤雨、行云布雨、司水理水是龙的天职。但是龙对自己掌管的事并非都做得好,有时人们需要雨水时不下雨,该晴天时不晴,旱时井干泉涸,涝时江河滥溢。这时就需要祈祷和祭祀,由此形成了祈祷龙神的种种习俗。

天津农村有向龙求雨的习俗,一条长板作为龙身,上面粘上贝壳作为龙鳞,小孩们扛着长板上街游行,口中喊唱着“大雨下到开洼地,小雨下到菜畦里”,“老天爷,别下雨,收了麦子都给你”,“麦子麦子焦黄,起动起动龙王”,“大下小下,初一到十八,家家小孩求雨啦”,“老天爷,别下啦,哗啦哗啦下大啦”等儿歌。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