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民歌文化_国际新闻

柯尔克孜族民歌文化

国际新闻 2022-11-23 16:57www.worldometers.cn最新国际新闻

柯尔克孜人能歌善舞,有着深厚且悠久的音乐文化传统,其传统音乐有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两类。柯尔克孜族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音乐与哈萨克族相近,包括“阿赞”、“塔拉乌克”、“加帕拉尚”和一些宣扬伊斯兰教义的民俗歌曲等。不过,在新疆额敏县和黑龙江富裕县的柯族人多信奉藏传佛教和萨满教,此类宗教音乐多与蒙古族和藏族宗教音乐相近似。

民间音乐是柯尔克孜传统音乐的主体,包括民歌和器乐。按照民族习惯,柯尔克孜民歌可分为“恰尔威奇额尔”(牧歌)、“木卡巴特额尔”(颂赞歌)、“达斯坦”(叙事歌)、情歌、习俗歌等类别。

牧歌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散板类歌曲,曲调辽阔开朗,节奏自由,旋律高昂,近似于蒙古族的“长调”民歌。较有代表性的曲目有《我们的草原风光好》《歌唱草原》等。叙事歌的内容非常广泛,大到历史题材、小到生活琐事,都可以用这种体裁演唱。歌词可长可短,一般采用同一首曲调反复演唱,多一字一音,旋律带有较强的说唱性。较有代表性的曲目,如反映1913年柯尔克孜人民因反抗沙俄遭镇压被迫四处飘流的《悲伤的岁月》,以及驰名中外的长篇英雄史诗《玛纳斯》等等。

情歌在柯尔克孜民歌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内容多反映男女青年对爱情的向往,或者是对早期买卖婚姻的揭露和控诉。此类歌曲数量最多、流传最广且曲调丰富,旋律抒情婉转,常由歌手持考姆兹自弹自唱,着名曲目有《姑娘的忧伤》《姑娘的哀怨》《古娜泰》《白鸽子》等。

习俗歌也是人们生活中应用较广的一类歌曲,根据使用场合和功能的不同,又可分为婚礼仪式过程中唱的“拖衣额尔”(婚礼歌),丧葬仪式中唱的“吉额拉西额尔”(哭丧歌),亲友话别唱的“阿依勒利西额尔”(离别歌)等等。其中的婚礼歌又包括新娘出嫁前嫂嫂主唱的劝嫁歌,以及婚礼当晚青年男女向新娘夫妇唱的祝赞歌。

柯尔克孜族的音乐还可分为两类:一是有歌词的配曲;一是没有歌词的演奏曲。史诗、叙事诗、民歌等一般都有配曲。配曲是表现歌词内容的,内容变化,配曲亦随着变化。如《玛纳斯》的配曲,演唱到英雄玛纳斯出生时,配曲曲调则类似摇篮曲;演唱到玛纳斯出征打仗时,配曲曲调则奔放、豪迈;演唱到玛纳斯负伤死亡时,配曲曲调则十分悲伤。其他民歌的配曲,亦根据歌词的不同而各有其特色。一般说来,除哭歌、怨歌、死讯歌和送葬歌的配曲而外,其他配曲都是明朗的、爽快的、优美的、细腻的。

柯尔克孜族的史诗民歌《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著名传记性史诗。是一部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具有很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学作品。它早在很长的年代里,由“玛纳斯奇”(专门演唱史词的民间歌手),广泛吸收民间文艺创作成就与歌唱艺术相结合的集体创作,用20多种曲调演唱,这部史诗至今仍广泛流传在民间。全诗共分为八部,长达20多万行,主要是通过玛纳斯之孙八代的活动和遭遇,叙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抗击侵略,争取自由的毫不屈服的顽强精神,以及渴望幸福生活的理想和愿望。

《玛纳斯》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形式是格律诗,押脚韵,也有兼押头韵、腰韵的。每行多由七或八个音节组成,该诗已初步整理,并译成汉文。第一部《玛纳斯》,第二部《赛麦台依》;第三部《赛依台克》;第四部《凯耐尼木》;第五部《赛依特》,第六部《阿勒斯巴哈 别克巴恰》;第七部《索木中莱克》;第八部《奇格台依》。《玛纳斯》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一部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巨著。

Copyright © 2016-2025 www.worldometers.cn 全球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全球化,全球疫情,全球股市,全球新闻网,全球地图,全球通史,经济全球化,全球变暖,全球进化,